
明式黄花梨官帽椅估价:美元 800,000 – 美元 1,200,000成交价:美元 3,256,500(约23,649,303元人民币)拍卖公司:纽约佳士得拍卖时间:2025年3月20日—21日
尺寸:
高121.3厘米,宽73.7厘米,进深60.3厘米
(47¾英寸 × 29英寸 × 23¾英寸)
佳士得纽约,1996年9月19日,拍号53。
伍嘉恩(Grace Wu Bruce),伦敦,1996年。

出版:
Handler, S.,《高坐官帽椅》,《古典中国家具协会期刊》,1993年春季刊,第18页,图24及封面。
王世襄与柯惕思(C. Evarts),《馆藏明式家具瑰宝》,1995年,第50页,编号23。
展览:
《馆藏明式家具瑰宝》特展,旧金山太平洋传统博物馆,1995年6月7日 – 1996年3月31日。

这把气势恢宏的明式方材椅堪称明代家具艺术的巅峰之作,其突破常规的设计语言与精湛工艺完美诠释了"精、巧、简、雅"的明式美学精髓。作为独立定制的至尊坐具,其121厘米的巍峨高度打破了传统官帽椅的形制规范,方材构造更以刚劲有力的建筑感线条重构了明式家具的空间叙事——搭脑两端如飞檐般强劲上扬的弧线,与宽阔舒展的"S"形靠背板形成刚柔并济的视觉张力,扶手流畅的曲率则暗含天圆地方的哲学意蕴。

在工艺创新层面,此椅开创性地采用全方材架构,与常规圆材形成鲜明对比。方材交接处匠心独运地运用明榫工艺,不仅展现出"骨相清奇"的木作智慧,更将结构性部件转化为装饰语言:裸露的榫头如金石篆刻般勾勒出力量脉络,相较于圆材暗榫追求的浑然天成,明榫的坦荡呈现恰似文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宣言。这种突破性工艺既确保了超大尺寸结构的稳固性,又以几何切割的光影效果强化了立体层次,使整器宛如微型木构建筑般气度凛然。

现存的方材椅珍品寥若晨星,此作堪称孤例典范。柏林纳在《屏风之外》著录的109厘米束腰方材椅虽形制相近,但其内弯腿足配卷云纹的装饰化处理,弱化了此作"清水出芙蓉"的纯粹性。香港佳士得2022年秋拍的三联大理石靠背方材椅,虽在材质组合上别出心裁,却未若此椅以单一木材的纹理演绎极致简约。伦敦V&A博物馆藏黄花梨方材对椅虽具104厘米高度,但立柱线条的收分比例稍逊风骚;伍嘉恩《明式家具三十年》刊载的外翻搭脑变体,则在雄浑气韵上略输一筹。此椅以"方材为骨,弧线为魂"的设计哲学,将明式家具"器以载道"的精神境界推向新的高度。

作为明代文人审美与匠作智慧碰撞的结晶,此椅既延续了官帽椅"S形靠背"的人体工程学基因,又以建筑化的方材重构颠覆了传统认知。其超越实用功能的艺术表现力,印证了晚明时期"艺匠合一"的创作思潮——当文人的诗意想象注入匠人的鬼斧神工,便催生出这般"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传世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