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椅,一把有“学问”的椅子!
发布时间:2024-07-04 00:55 浏览量:20
圈椅|古典坐具
常言道:“久坐伤身”。
作为新时代打工人,我们往往需要在电脑前端坐八个小时以上,常常觉得腰酸背痛,到下班之际,更感觉身体“被掏空”了。
很多人说一把好的椅子,能减轻腰的疲劳度,殊不知,古人早就设计出了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具了。
早在明代,古代士大夫和工匠在扶手椅的设计比例、尺度、结构、诸多细节上,早已经达成现代家具设计人体工学要求。
圈椅作为明式家具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其造物设计不论是形制亦或是选材,圈椅的设计都十分符合人体工程学,使人身体的每一处都得到了放松。
椅面的人体工学
圈椅椅面的人体力学通常从这几个角度加以考量:座宽、座深、座高、座面材质。
符合人体工学的工作用椅座宽设计尺寸应不小于46cm,但也不宜过大。参考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赏》中所列举的圈椅,其座宽尺寸最小54.5cm ,最大63cm,远超工作用椅的座宽,甚至达到了单人沙发的座宽标准(不小于60cm) ,圈椅的座宽设计尺寸较为合理。
同时,座深对于人体工学椅来说,大部分设置成40cm-44cm,以及5cm的调节。而圈椅的座深一般是在43~50cm,与人体工学椅的要求基本吻合,当臀部贴合靠背时,大小腿可以自然垂放。
靠背的人体工程学
唐代中后期以后,古人坐姿由席地而坐逐渐转变为今天的垂足而坐。大小腿基本呈90°自然垂放在上,并可以自由活动,但上半身依然是挺直绷紧的状态。
直至宋明,靠背椅、扶手椅兴起、流行,使得人上半部分的身体肌肉得以放松,并有了合适的支撑。
标准形制的圈椅,靠背板为S形曲线,向后倾斜95°~105°,且椅子的走势几乎与人体脊椎几乎吻合,人在仰靠休息时获得适度放松但又不会陷入深度放松的状态。
现代人体工学用椅靠背建议倾斜角度一般在105°~120°,用于休闲的非标准形制的圈椅靠背后倾角甚至可以达到120°以上,对体态要求更为宽松,允许一定程度的后仰倚靠休息。
从人体工学的角度分析,明式圈椅的靠背曲度、倾角、曲缘,能够使肩胛骨、腰骸部位得到有力的支撑,有效缓解背部的疲劳感。
扶手的人体工程学
圈椅的扶手作用,主要是使上肢得以支撑。扶手过高,会造成肩部以上肌肉紧张;扶手过低,则不能起到支撑作用。
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国标GB10000-1988坐姿肘高第50百分位数值男女为25~26cm,圈椅的扶手到座面的距离为25cm左右,基本吻合人体工学的标准。
人体工学的扶手宽一般设置为大于等于下臂宽。从圈椅扶手的形态来看,显然不符合这一规定。扶手采取了较窄的曲线造型,扶手上部的宽度并不能稳定承托下臂。为了稳定这一结构,明代工匠打造了鹅脖、联帮棍构件分担部分承托,稳定手臂主要还是靠扶手前端的抓手,这也是明式圈椅扶手前端多有“S”形曲线向外延伸的原因。
与如今流行的人体工学椅相比,明式圈椅才更为适合国人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