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救过的那个乞丐30年后突然来找我,掏出张发黄的欠条跪在地上
发布时间:2025-02-04 07:17 浏览量:16
“人间自有真情在”这句话,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似乎变得越来越奢侈。但我经历的这件事,却让我重新认识了这句话的分量。
我叫李建国,今年52岁,在江南小县城开了家五金店。说起五金店,那还是我爹留下的产业。我爹是个老木工,不仅会做家具,还会雕花。在我们这一带,提起木工李根生,那可都是竖大拇指的。
我爹这个人,说起来还真是个怪人。别人干木工活都是做家具赚钱,可我爹不一样。只要是穷苦人家,我爹都愿意给他们打折。有时候碰到特别困难的,我爹甚至连工钱都不收。我妈常说我爹是个憨人,可我爹总是笑着说:“人活一辈子,总要给自己积点阳德。”
说起我爹的性格,就不得不提1993年那个寒冬。那年的冬天特别冷,腊月里连着下了三天的大雪。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外面北风呼啸,雪花纷飞。我爹正在院子里的工棚里给村里王寡妇家赶制一个衣柜,突然有人敲门。
打开门一看,是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他的衣服已经破破烂烂,脸冻得通红,嘴唇都发紫了。那人一见到我爹,二话不说就跪在地上:“师傅,救救我吧,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我妈看着这个陌生人,有点担心地拉了拉我爹的袖子。但我爹却把那人扶了起来,让他进屋暖和。我妈见状,也只好去厨房热了一碗面条。
那人吃面条的样子,让人看了心疼。他一边吃一边哭,说自己本是南方人,在北方打工,厂子倒闭了,老板欠了工人半年工资就跑了。他想回老家,却连车票钱都没有。
我爹听完,沉默了一会儿。那时候我们家也不富裕,我还在上高中,每个月的学费都要精打细算。但我爹还是进了里屋,从我妈的针线盒底下摸出500块钱,那可是我妈存了大半年的私房钱。
“这钱你拿着,买张车票回家吧。”我爹把钱递给那人。
我妈在一旁急得直跺脚,但又不好当着外人的面说什么。那人接过钱,又要跪下,被我爹拦住了。他从破旧的衣兜里掏出一张纸,写下了欠条,上面写着”今借到李根生师傅现金500元,日后必当加倍奉还”。
我爹摆摆手:“欠条就不用写了。”
但那人执意要留下欠条,说这是他最后的尊严。我爹见他坚持,就收下了,随手塞进了工具箱里的一个暗格中。那人千恩万谢地离开了,我妈气得好几天没理我爹。
后来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爹年纪大了,干不动木工活了,就把工具箱收了起来。直到2018年,我爹因为肺癌走了。那时候我的五金店已经开了十几年,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让我没想到的是,就在今年,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人突然来到店里,自称认识我爹。我问他和我爹是什么关系,他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正当我起疑心的时候,他从包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纸条。
我定睛一看,竟是那张尘封了三十年的欠条。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那张纸条已经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那是我爹收留的那个乞丐写的。
我把那人请进了里屋。他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看起来像个成功人士。在暖气边坐下后,他开始讲述这三十年的故事。
原来他叫张志明,是浙江温州人。那年他确实是在北方打工,但不是因为厂子倒闭。他是替人做担保,结果那人卷款逃跑,他被追债的人逼得走投无路,这才往南方逃。他不敢回家,就这样流浪了好几个月。
“要不是遇到你父亲,我可能早就在那个寒冬里冻死了。”张志明说着,眼圈就红了,“当时我接过那500块钱的时候,心里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报答这份恩情。”
回到温州后,张志明东山再起。从小商小贩做起,后来做起了五金生意,如今已经是温州最大的五金连锁企业的老板。这些年他一直在找我爹,但只记得我爹姓李,是个木工,连具体是哪个县城都记不清了。
“这次来县城是参加一个商会,在街上看到你店面的招牌写着’李记五金’,我就觉得特别熟悉。进来转了一圈,看到墙上挂着你父亲的照片,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张志明说着,从包里又拿出一份文件:“我想收购你的五金店,把它打造成我们连锁企业的旗舰店。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我愣住了。这些年五金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最近我儿子要出国留学,我正发愁学费的事。但我还是有点犹豫:“这店是我爹留下的,我…”
张志明打断了我的话:“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店还是你的,我只是投资。而且我打算在这里建立我们企业的南方总部,以后你就是总部的副总经理。”
看着我还在犹豫,张志明又说:“这些年,我一直想找到你父亲,报答他的恩情。现在找到了你,就是找到了你父亲。我这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报恩。”
说着,他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一张支票,是当年的500块钱的利息。”
我打开信封一看,是一张500万的支票。我顿时泪如雨下,不知道说什么好。
那天晚上,我把张志明请到家里吃饭。酒过三巡,他对我说起了这些年的事。原来他这些年一直在做慈善,专门资助那些创业困难的年轻人。
“你父亲教会了我一个道理,钱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要用在刀刃上。”张志明说,“这些年我帮助了不少年轻人,看着他们成功,比赚钱还让我高兴。”
第二天,我带张志明去了我爹的坟前。看着他跪在坟前磕头,我突然明白了我爹常说的那句话:“人活一辈子,总要给自己积点阳德。”
三个月后,我们的五金店已经改造一新,成了本地最大的五金连锁店。我儿子的留学费用也有了着落。每当我站在店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顾客,就会想起我爹。
那个工具箱,我一直珍藏着。有时候我会打开那个暗格,看看那些我爹收藏的东西。除了那张欠条,还有很多写着”欠条”和”收据”的纸片。原来,这些年我爹帮助过那么多人。
张志明现在常来看我,每次来都要去我爹坟前坐坐。他说,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报答我爹的恩情,现在总算完成了。但我知道,他不仅仅是在报恩,更是在传承我爹的那份善良。
那么大家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每一份善意都会有回报?当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善举,会在多年后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我们的下一代?这些问题,也许并不需要答案,重要的是我们心中那份善意是否依然温暖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