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第一章知识框架及考试重点
发布时间:2024-11-21 20:40 浏览量:7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
该书汇集和整理了我国自原始社会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工艺美术史料,系统阐述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涵盖了陶瓷工艺、青铜工艺、家具工艺、建筑艺术、玉器工艺、漆器工艺、染织工艺等众多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门类,详细介绍了各类工艺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等。整部历史的写作以朝代为纵向轴,以材料工艺为横向轴,引用大量可靠的史料,构建了富有创见性的理论结构体系。田自秉教授不仅注重史料的呈现,更以自己的认识总结出各个时期工艺美术的总体特点,如商代的威严庄重,周代的秩序,战国的清新等,做到了史中有论,论从史出,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工艺美术发展背后的规律和文化内涵。作为国内第一部《中国工艺美术史》,它是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历程的权威著作,曾收入庞薰琹先生主编的《中国工艺美术丛书》,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首先来看看这本书的结构::
第 1 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第 2 章 商代的工艺美术
第 3 章 周代的工艺美术
第 4 章 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
第 5 章 秦汉的工艺美术
第 6 章 六朝的工艺美术
第 7 章 隋唐的工艺美术
第 8 章 宋代的工艺美术
第 9 章 元代的工艺美术
第 10 章 明代的工艺美术
第 11 章 清代的工艺美术
第 12 章 近代的工艺美术
第 13 章 新中国的工艺美术
第 1 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一、人类起源与早期发展
1.祖先起源:约 50 万年前北京房山周口店 “北京人”,掌握石器和火,石器制作原始。
2.石器发展:30 万年前 “丁村人”、20 万年前 “河套人” 石器有二次加工痕迹;17000 多年前 “山顶洞人”,旧石器时代石器粗糙。
3.时代变革: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祖先进入氏族公社时期,先为母系后为父系。
二、母系氏族社会工艺文化
1.分布与代表遗址:黄河流域 “仰韶文化”(如半坡村遗址)、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
2.半坡村遗址详情
村落布局:西安东郊,有半地穴式房屋四五十座,中心有公共活动大屋,外围有沟,还有 6 座陶窑。
陶器使用:盆、罐、瓶等,不同用途用不同原料,彩陶有鱼纹、人面纹特色。
3.河姆渡遗址详情
生活状况:浙江余姚,饲养家畜、栽培水稻、住木结构房屋。
工艺成就:陶器有陶釜等,有纺织工具,突出的是牙雕等雕塑工艺,陶器有刻划装饰,木建筑用榫卯结构。
4.母系手工业发展
生产工具改进:石器磨制、牙骨工艺提高。
制陶工艺:重要部分,用火改变泥土性质,有化妆土、彩画等装饰,彩陶出色。
纺织与编织:利用自然纤维织布、制衣,编织普遍,陶器有席纹痕迹。
木工工艺:加工木料建房、制作用具。
三、父系氏族社会工艺文化
1.文化代表:淮海大汶口文化、长江中下游青莲冈和屈家岭文化、长江上游大溪文化,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包括河南、陕西龙山文化)、长江流域苏南浙北良渚文化。
2.手工业发展特点:与农业分离成为独立部门。
3.制陶工艺进步:封窑技术和轮制,制成灰陶、黑陶,用瓷土制白陶,制陶成家族专业生产。
4.其他工艺发展
纺织:织细麻布、养蚕缫丝。
编织:编多种用具。
木工:在多方面使用木器。
玉雕:装饰品发展丰富。
牙骨工艺:制作欣赏品。
四、各地远古工艺文化特色与意义
1.特色对比:北方仰韶文化彩陶发达,南方河姆渡文化雕塑出色,东部龙山文化黑陶造型取胜。
2.意义:大量考古发掘改变了对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传统认知。
一、火的应用意义
1.人类用火发展:“北京猿人” 最早用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人类支配自然能力提高。
2.火对工艺的影响:恩格斯观点强调摩擦生火的重要意义,火的应用使制陶、冶金等工艺发明成为可能,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意义重大。
二、山顶洞人的工艺加工技术与表现
1.工艺技术种类:使用钻孔、刮削、磨光、刻纹等技术,使工艺制作符合物质生活与审美需要。
2.工艺制品体现
鹿角:刻有弯曲和平行线纹。
骨针:制作精致,经过切割、刮削、挖穿针眼、磨光等多道工艺,用于缝制衣服,反映人类着装变化。
装饰品:将石块、骨片、兽牙、海贝等制成装饰品,有的染成红色,还有黄绿色卵圆砾石、白色带孔小石珠等,是我国最早工艺品。
随葬品:用石器和装饰品,尸体撒红色粉粒,反映原始宗教观念和超现实意识。
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装饰表现
1.墓葬发现:北京门头沟东胡林村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中,少女遗骸颈部有小螺壳项链,腕部有牛肋骨骨镯,体现原始审美观念,是装饰萌芽。
2.古代装饰特点:古代生产力低,爱美表现常具宗教意义,审美的功利性高于艺术性。
四、图腾在原始装饰中的意义
1.图腾概念与起源:“图腾” 原是印第安语,意为 “他的家族”,和氏族公社同时产生。
2.图腾的意义与作用:每个氏族以一种动物(或植物)为标志,认为祖先是其演变而来,对其保护以图发展繁荣,是把自然物人格化并赋予超自然力量的原始宗教崇拜。
3.图腾的装饰形式:被黥刺在身体上或绘刻在器皿、武器上,成为标志性表号图案,是最早具有实用意义的装饰。
一、人类制造使用工具与按美的规律创造
1.人与动物的区别:人类能制造使用工具,从事有意识有目的劳动,按意愿改造自然,马克思指出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与动物生产有本质不同。
2.木器使用推断:有观点认为使用石器前可能有木器使用阶段,虽古代书籍有相关记载,但因木器易腐烂,材料少难以呈现其发展全貌。
二、石器时代的划分与我国遗址情况
1.石器时代分类:分为 “旧石器时代”(打制粗糙石器)、“新石器时代”(打制基础上磨制石器),中间还有 “中石器时代” 过渡阶段。
2.我国遗址状况
旧石器时代:遗存丰富,可分早、中、晚三期,分别以蓝田人、北京人,丁村人,河套人、山顶洞人为代表。
新石器时代:遗址达千处以上,遍布全国,延续数千年后各地区呈现差异与特色。
三、石器的种类、制作工艺及艺术思考
1.石器种类:按用途分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名称众多,如石斧、石锛等。
2.制作工艺
打击方法:先是打击,后发展 “作窝” 使断面整齐,再琢制用于平整等实用需求,接着磨制让石器光滑美观、工整锋利,最后钻孔便于装柄或携带,有 “管钻”、两面对钻等技术。
艺术思考:原始社会人们制作石器有艺术思考,具朴素审美观念与艺术手法,还善于就地取材,不同遗址选用不同岩石。
3.石材选择考量
实用角度:注意石材硬度、形状选择,如石斧选硬度大石材,石镞选硬度较小的,石斧用长形石块,石刀选片页岩等。
形式角度:注重色泽、纹理选择,制作上应用对称法则,使石器更美观,如湖北出土石铲的例子体现其美感。
四、石器与玉器工艺的联系及玉器发展情况
1.联系演变:拣取石料时遇 “美石”,石器工具被金属工具替代后,玉器工艺从石器工艺演变而来,如玉圭、玉璧、玉璋分别由石斧、环状石斧、石刀演变。
2.新石器时代玉器:品种多样,多为装饰品,如璧、玦、璜、管、珠、坠等,南京北阴阳营、山东大汶口等地有大量玉石制品出土,介绍了璜、玦等的样式与佩戴位置,山东日照两城镇等地有半成品玉材及精美的玉锛。
3.红山文化玉器: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现的红山文化,分布在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一带,其玉器特色是多动物纹,大玉龙最精彩,呈 C 型,为绿玉佩饰品。
概述
一、陶器出现的意义与起源
1.意义: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特征之一,丰富生活用具,加强定居稳定性。
2.起源:恩格斯认为陶器制造源于在编制或木制容器上涂粘土使其耐火,最初泥糊编织物烧制,后直接用泥制坯烧制。
二、制陶技术与方法
1.原料加工:制陶是专门技术,根据用途加工原料,一般选细腻黄土并淘去杂质,高温烧制需掺砂子防爆裂。
2.制作方法:小型器皿捏制,较大器物搓泥条盘筑成器形或几部分相接,然后表里抹平、修整。
三、陶器表面加工方法
1.压磨:用平滑石子在陶坯上压磨使其光滑。
施加陶衣与彩绘:先施加陶衣,再进行彩绘。
2.压印:用特制工具在陶坯上压出绳纹或条纹,增加陶壁坚实度和美观度。
3.堆贴和刻划:多种加工装饰方法之一。
四、我国陶器起源与新石器时代陶器品种
1.起源资料:1962 年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距今 8000 多年的陶器,是我国最早陶器资料。
2.新石器时代陶器品种:灰陶、彩陶、黑陶、几何印纹陶等多种,是原始手工业重要部门且有出色成就。
一、彩陶
一、彩陶概述
1.定义与所属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发展出的高水平制陶成果,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陶器,当时文化称 “彩陶文化”,因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也叫 “仰韶文化”。
2.制作方式:手工捏制,祖先凭双手与技巧制出工整造型,趁陶坯未全干时用木片、卵石等打磨光滑后画上装饰花纹,再入窑烧制,颜料采用赤铁矿(红色)、锰化物(黑色),半坡遗址就发现 6 个烧制彩陶的陶窑。
二、彩陶的价值体现
艺术创造力展现:造型优美,装饰精巧,充分彰显劳动祖先伟大的艺术创造力。
三、彩陶的分布及类型
1.分布地区与对应文化:分布广泛,在黄河中上游有仰韶文化(涉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黄河下游和淮河下游有大汶口文化、青莲冈文化,长江中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屈家岭文化,不同地区文化的彩陶各有艺术特色并形成不同类型,且兼具地域性与时代性,黄河中上游地区最为发达。
2.主要类型:按时间先后、艺术风格特点不同,分为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几种主要类型。
1.半坡型
一、分布区域
半坡型彩陶分布于渭河流域,以陕西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往西可达甘肃陇东的天水、平凉地区。
二、陶器特征
1.陶器种类与典型器型: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增多,涵盖水器、饮食器、储盛器、炊器等品种,常见圜底盆、卷唇盆等,其中卷唇圜底盆较典型,还有造型别致灵巧的小口尖底瓶(瓶口呈 “葫芦” 形)、菱形壶(船形壶,壶体两头尖、形如菱角,正中有口且两边各有一耳)。
2.装饰方法:包括彩绘、捺印、划纹、堆饰等。捺印是用工具印出绳纹、篮纹等花纹(发现有陶拍可能用于修整和装饰加工);划纹是用工具剔划出简单花纹;堆饰是用泥团塑饰成简单小动物;彩绘成就出色,流行在赭红色陶胎上施黑彩。
三、装饰花纹特点
1.几何图案:以宽带纹为主,还有折线纹、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辫形纹等几何图案。
2.鱼形花纹:最具代表性,分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两类,早期多用单体鱼纹,晚期以复体鱼纹居多,且鱼纹从写实手法逐渐向抽象化、几何化、样式化演变,形成横式直边三角形和线纹组成的装饰图案特点,多饰于卷唇折腹圜底盆肩部或卷唇圜底盆内壁。
3.人面形花纹:有特色,多装饰在翻唇浅腹盆内壁,人面呈圆形,眼以上有黑色或空白三角形状,耳部有不同样式,嘴角用斜线组成且两边各饰一条鱼纹,头顶画出半圆状束发并有横出发笄装饰,反映当时发饰状况,还有人面与鱼形合体花纹,有 “寓人于鱼” 特殊意义。
4.其他动物纹:还有鸟纹(如宝鸡北首岭出土彩陶细颈壶上绘有鸟衔虫图案)、蛙纹(多装饰在彩陶盆内一侧)。
5.线条运用特点:装饰花纹一般用直线,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2.庙底沟型
一、发展与分布
1.发展基础:在半坡型彩陶基础上发展而来。
2.分布地区:以陕西关中为中心,范围更广,东至山西南部、河南西部,西达甘肃陇东、陇西、陇南乃至青海东部。
二、造型特点
典型器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为典型,还有欽口小平底大瓮、圜底釜等是半坡型所没有的独特器型,小口尖底瓶呈 “双唇” 样式,口沿可能单独制成后黏合上去。
三、彩陶特征
1.比例与色彩运用:彩陶占比相较于半坡型增多,约占 10% - 15%,较少使用白色陶衣,多在赭红色陶胎上施黑彩,很少用红彩或红黑两彩装饰。
2.装饰花纹种类:常用带状纹、垂弧纹、平行条纹、圆点纹、回旋钩连纹、网格纹等几何纹,也有花瓣纹、羽状叶纹等,鸟纹应用更多,在多地都有发现且形态多样(如停立观望、展翅欲飞、啄食状等),此外还有武山西坪陶壶上描绘的类似蜥蜴的特色动物纹。
3.线条与纹饰特色: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其显著特色。
3.马家窑型
一、分布与发展渊源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
发展脉络:晚于半坡、庙底沟,根据出土地层分析,由庙底沟型发展和分化出来。
二、造型特点
器型有壶、罐、瓮、盆、钵、豆、碗等,与半坡、庙底沟型不同,多为小口的壶、罐之类,而半坡、庙底沟型以大口的盆、钵为主。
三、装饰内容与表现
1.装饰内容及技法:
同心圆图案:如兰州雁儿湾等处的彩陶,装饰多用同心圆为中心组成图案,运用曲线和直线组合产生对比艺术效果,器物里面装饰也很丰满。
网格纹:兰州黄河北岸王保保城区的彩陶,流行大片网格纹,技法熟练,线条工整,细网格纹和粗线纹形成对比。
整体布满:装饰多布满器体,像王保保一号墓所出彩陶瓶、雁儿湾出土彩陶盆,纹样几乎饰满器皿全部,较为少见。
2.舞蹈纹彩陶盆:
基本信息:1973 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型墓葬中发现,高 14 厘米,口径 29 厘米、底径 10 厘米,卷唇平底。
内壁纹饰: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三组舞蹈人,每组五人,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头上有辫发,外侧两人一臂为两道线表示舞蹈动作,人物体侧有尾状物,足下四道平圆圈线,可能表示湖边舞蹈情景,富有诗情画意,且当盆盛水到相应部位能看到舞蹈人倒影。
外壁装饰:外壁用三道线装饰,模拟三道绳圈捆扎陶盆,是杰出的彩陶工艺品。
四、艺术特点归纳
1.满:装饰从器物口沿到接近底部几乎饰满花纹,显得丰富饱满。
2.内彩:内壁绘彩流行,也有内外都加彩的情况。
3.点和螺旋纹:点的运用是特点,点外围以螺旋纹,有动的感觉,整体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形容。
4.半山型
一、名称由来与造型特点
1.名称由来:因首次发现在甘肃宁定县半山地区而得名。
2.造型特点:主要是短颈广肩鼓腹的彩陶罐,罐体近似球形,底部微向内收形成小底,器体较矮,器腹直径与高相等或超过高度,小口,可有颈或无颈。
二、装饰图案组织形式
1.旋涡纹相关:图案组织大体分两种,一是用旋涡纹(或称螺旋纹)组成装饰,旋涡纹有的排成单独个体,有的彼此钩连。
2.葫芦形纹相关:二是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使装饰面区分数个单位。
三、装饰线条与色彩运用特点
1.线条运用:多以曲线为主,流行运用锯齿纹,彩绘线条红、黑相间,能产生富有变化且节奏美的效果。
2.色彩运用:以前彩陶纹饰主要用黑色,半山型彩陶开始大量运用红色彩绘,通过红色和黑色交替或间隔处理,获得更复杂的装饰效果,锯齿纹应用是这时期新特色。
四、整体艺术风格与评价
1.艺术风格:从造型和装饰方面来看,是彩陶工艺中最为精美的,艺术风格可用富丽、精巧来形容。
2.综合评价:造型上曲线和直线形成鲜明对比,壶体宽度和高度有恰当比例;装饰上精巧繁密、饱满凝重,整体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5.马厂型
一、起源与发展概况
1.起源发现:发现在青海乐都县马厂沿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里,由半山型发展而来,分布地区更向西发展,直达河西走廊西端。
2.发展阶段:大体分三个阶段,早期以双耳罐为主,装饰花纹、锯齿纹等运用有其特点;中期彩陶壶数量增多,壶体、颈部形态变化,四大圆圈纹流行;晚期彩绘趋于简化,多运用波折纹。
二、造型特点
典型器型与变化:罐的器体加高,宽度移向肩部,小口双耳罐是典型,其他品种大大增加,如提梁罐、双连罐等多种,河西走廊地区流行单把直筒杯,其在下腹前方和把与器口相接处各有一个泥突,造型别致。
三、装饰纹样特点
1.常见纹样与特色纹样:常见折线纹、回纹,人形纹(或称蛙纹)最具特色,且该纹样在早、中、晚期有不同形态演变,从繁到简,直线运用是其特点。
2.四大圈纹演变:由半山型演变来的四大圈纹,这时在圈纹中加以装饰,填饰达 200 多种,变化丰富。
四、装饰工艺特点
1.陶衣与色衬运用:盛行陶衣,在陶器表面涂泥浆,采用 “色衬” 方法,先用黄褐色衬地,再绘黑色图案,加强色彩对比效果。
2.浮雕与捏塑发展:器皿上的浮雕和捏塑较发达,如杯腹前部常有塑饰,青海东部还有在碗或罐上用骨珠装饰的痕迹。
五、艺术风格特点
具有简练、刚劲的艺术风格,装饰不及半山型精致,显得粗犷、庄重、豪放,注重大效果,锯齿纹逐渐消失,常见直线纹、回纹、旋纹、网纹等,旋纹发展成简单大圈纹,网纹最具特色,线条流畅规整,体现当时熟练描绘技能。
6.彩陶的装饰艺术
一、彩陶装饰的整体特点与适应性
1.卓越创造与光彩展现:彩陶是古代工艺美术卓越创造,其图案组织和表现手法成就出色,在装饰艺术领域光彩夺目。
2.装饰位置与使用条件适应:装饰位置与器皿使用条件相适应,如彩陶罐多装饰在肩部,彩陶钵多在钵内侧,注重视线接触面。
3.不同部位花纹运用:依据器皿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装饰花纹,口缘用锯齿纹适应斜面,腹部下段用垂幛纹适应收缩,腹和肩主要部位用大圆圈纹等作主花纹。
4.装饰布局的视角效果:从不同视角体现装饰完整效果,彩陶罐侧面是连续图案,俯视是圆适合图案,丰富装饰艺术效果。
二、彩陶装饰图案内容与形成原因
1.图案内容概括提炼:以几何图案为主体,也含山、水、人形及各类动物纹等,大都经高度艺术提炼概括达到样式化,反映当时生活。
2.几何纹形成原因:
编织的模拟:编织早于陶器,陶器制造与编织有关,陶器表面有编织纹遗留,且编织纹启发人们模拟用于陶器装饰。
劳动的节奏感:几何纹规律组织和劳动节奏感有内在联系,劳动中追求统一、规律产生节奏,影响几何纹规律化。
图腾的表号化:原始人重视血缘形成部落,有图腾崇拜,图腾简化表号化创造几何形图案。
自然物的抽象化:原始人对生活相关自然物从写实到抽象概括,构成几何纹。
三、彩陶图案的形式法则应用
1.对比法:是最普遍艺术手法,采用多方面对比(如曲直、横竖等)产生装饰变化,不同类型彩陶因线条运用对比展现不同艺术风格,如半山型彩陶在线的对比运用上很成功。
2.分割法:用于装饰面定位分割,以比例手段产生不同区域和间隔,营造节奏、韵律美。
3.开光法:传统装饰手法,用轮廓外形划分装饰面突出主体、增加层次,最早见于马家窑型彩陶,在不同类型彩陶中有演变发展,如半山型、马厂型彩陶中运用及演变,马厂型是其极盛时期。
4.双关法:卓越装饰手法,分形体双关(正倒看是不同形)和色彩双关(黑白均可构成纹样),半山型、庙底沟型彩陶分别在形体、色彩双关方面运用出色,各有规律美、变化美,与欧美欧普美术原理相似,产生变幻艺术效果。
5.多效装饰法:创新名词,使器皿装饰有多角度欣赏效果,需精心设计构思,半山型彩陶在此方面成就高,马厂型也有应用,有相应实例体现不同视角下的装饰效果。
四、其他相关彩陶文化情况
1.黄河上游后续彩陶文化:马家窑、半山、马厂型之后兴起齐家文化(约龙山文化时期、基本与夏代相始终),彩陶不多,有典型器形和常见装饰纹样;之后辛店文化(相当于商周)彩陶工艺再度兴盛,有固定装饰手法和常见装饰位置及图案。
2.黄河下游和长江流域彩陶文化:有山东大汶口文化彩陶(造型多样、壶最多且装饰精美)、湖北屈家岭文化彩陶(彩绘纺轮和蛋壳彩陶最有特色),时间约在仰韶文化晚期或龙山文化早期。
二、黑陶
一、黑陶文化概述
1.名称由来与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广大地区兴起,因黑色陶器较多为特征称 “黑陶文化”,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也叫 “龙山文化”。
2.分布范围:东起山东半岛(是黑陶文化发达中心),西到河南、陕西地区,北到辽东半岛,南过杭州湾地区,甚至到达江西樟树镇和台湾省,分布比仰韶文化更广。
3.类型划分:从考古发掘可分为黄河流域的早期龙山文化(“庙底沟第二期文化”,分布在豫西、晋南、关中一带)、河南龙山文化(“后冈第二期文化”,分布在河南、山西和河北南部)、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第二期文化”,主要在陕西境内及豫西、晋南部分地区)、典型龙山文化(以山东为中心,北迄辽东半岛,南达江苏北部)以及良渚文化(浙江北部和太湖周围地区)。
二、各类型黑陶文化特点
1.早期龙山文化:以泥条盘筑法为主,多为粗灰陶,纹饰以篮纹最多、绳纹次之,还有划纹和堆贴装饰,少量薄而光的蛋壳黑陶(多为陶鼎和陶翠),无陶鬲是显著特征。
2.河南龙山文化:红陶减少,黑陶增加,出现典型蛋壳黑陶,纹饰以绳纹最多、篮纹次之,器形种类增多(有甑、甗、鬶、盂、带耳罐和杯等),陶鼎和陶翠减少,单把陶鬲大量出现。
3.陕西龙山文化:以灰陶为多,黑陶占十分之二,纹饰以绳纹和篮纹最普遍,单把鬲、甗和绳纹罐最常见,鬶、盂发现不多,鼎极少,制作以泥条盘筑为主,少数用模制和轮制。
4.典型龙山文化:制作以轮制居多(约占一半以上),大量出现薄而光的蛋壳黑陶,纹饰有弦纹和划纹,但以素面或磨光最多,绳纹、篮纹极罕见,常见器形有鬶和鬼脸式腿的鼎、高圈足镂孔豆、杯、盘等。
5.良渚文化:陶器制作多轮制,表面打磨后呈漆黑色光泽,造型有豆、盘、觚、尊、鼎、簋、双鼻壶等,圈足多镂孔并饰弦纹和竹节纹,除黑陶外也有红陶和灰陶,器形多样,鱼鳍形足陶鼎具代表性,有南方地方色彩。
三、黑陶工艺制作特点
1.轮制技术革新:采用轮制,是从泥条盘筑法到轮制的极大技术革新,使器形浑圆工整,口、腹、底趋于正圆,器胎厚薄均匀,提高制陶生产力。
2.窑炉技术改进:掌握封窑技术,陶窑改进(火口小、火膛窄深),能加强窑室温度,便于封闭还原,提高器物烧成硬度,产生灰或黑的色彩效果,形成特殊艺术风格。
四、黑陶工艺的特点与造型情况
1.工艺特点: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即乌黑色彩、器体很薄(“蛋皮陶” 之称)、有光泽器表、多有器耳或盖纽便于穿绳或手持。
2.造型情况:
与彩陶对比:因陶胎用红、黑彩装饰不易获理想效果,造型上别出一格,彩陶以彩绘装饰见长,黑陶以造型取胜,且造型更丰富多样并逐渐定型化,除有部分彩陶工艺造型外,新增众多品种(如鬲、甗、豆、翠、鬶、簋、杯、甑等)。
造型设计考量:各器型的设计适应生活实用要求,如鬲足改进为中空款足便于烧煮,甗实现蒸煮结合,豆便于取食挪动,簋使用更稳重,鬶造型经历演变既形象化又提高实用功能,体现实用与美观结合的设计思想。
附件丰富多样:器物各部附件更丰富,增加器盖(有的盖可两用或作动物形纽)、流、把手、高足等,还有镂空手法雕镂花纹(早期多编织纹,晚期多细孔或圆孔)。
五、黑陶工艺的装饰特点
一般不用彩绘,除镂空手法外,大都朴素无华,轮制过程中会在器皿上形成凹凸的单线或复线轮纹(弦纹),给人节奏美感。
三、几何印纹陶
一、几何印纹陶概述
1.出现背景与名称由来: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发展起来的陶器,因其装饰为纯印压的几何纹而得名,是除彩陶工艺、黑陶工艺外的另一种陶器类型。
2.分布范围:分布在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广大地区,沿海地区最为盛行。
3.时代跨度:时代上限不太明确,下限已晚到周、汉时期。
二、分类及器形情况
1.分类特点:可分为印纹软陶(分泥质和细砂质,火度较低,胎呈红褐色、灰白色或灰色)和印纹硬陶(火度较高,胎为灰色)两种。
2.常见器形:有罐、瓿、尊、簋、豆、盘、杯、盂等。
三、制作方法与几何纹特点
1.制作方法:制作有手制、模制和轮制几种方式,陶器上的几何形花纹是在陶坯未干前,用印模按所定部位捺印上去,之后进行烧制,因模印部位不准会出现花纹重复交错现象。
2.几何纹特点:常见的几何纹有水浪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绳纹等几十种,这些几何纹连续反复,形成规律的图案美,被誉为是最优秀的东方沿海的古代文化。
一、牙骨雕
1.起源与早期发现:骨器出现很早,北京猿人遗址就有似经加工的骨器,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磨光的骨锥、骨凿、骨楔等工具。
2.不同遗址出土器物及特点:
河姆渡:出土双鸟纹骨匕,双鸟异首同身,两端有几何纹装饰,形成完整装饰画面。
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骨笄制作精巧,上端透雕几何形花纹;骨坠常与石珠、玉珠串成佩饰;还有制作精美的象牙梳,梳身有 “8” 字形镂空等装饰;另有象牙雕筒、象牙琮等,雕筒有透雕花瓣纹或刻弦纹等不同装饰,放置位置各有不同。
二、染织
1.起源与早期情况:原始社会染织处于萌芽状态,山顶洞人遗址发现骨针,意味着能缝制简单衣服,当时以兽皮为衣料。
2.仰韶文化时期:各地遗址普遍出现骨针、骨锥、陶纺轮、石纺轮等,纺轮可捻纺线,陶器上发现织物痕迹(多为麻织品,每平方厘米约经纬线各 10 根左右),陕西华县还发现朱红色麻布残片,说明织物已开始染色。
3.龙山文化时期:染织工艺进一步发展,发明骨梭(有扁平式、空筒式,穿孔情况不同)改变纺织操作方法、提高效率,搓麻线有双股或三股拧在一起情况,吴兴钱山漾出土的麻布更精细(每平方英寸经线 78 根、纬线 50 根),此外,古代就有养蚕迹象(如山西夏县发现半个蚕茧),钱山漾还出土家蚕丝织的丝织物(密度每平方英寸经纬丝各 120 根左右),青海柴达木盆地出土过毛布。
三、编织
1.起源与材料特点:用竹、藤、柳、草等天然材料编成生活用品,起源早于陶器,但因材料易腐烂,原始编织遗物较少。
2.相关发现与工艺特点:半坡和庙底沟陶器上发现席纹,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大量竹编(品种多,如篓、篮等各类用具),竹编用刮光篾条编出多种花纹(人字纹、梅花眼等),且根据使用要求,体部用扁篾、边缘用 “辫子口”,体现实用与美观结合原理。
一、原始时代工艺文化的创造与特点
1.创造历程与背景:几十万年前,祖先在原始时代艰难条件下经长期奋斗、共同劳动,创造出远古工艺文化,虽各地区文化不同、发展不平衡,但都各具独特风格且绽放艺术光彩,如不同地区各具代表性的彩陶、黑陶、几何印纹陶等工艺。
二、原始社会工艺创作带来的启示
(一)实用和装饰的统一:
1.装饰产生缘由:工艺美术的装饰因适应实用需要而生,彩绘、刻划装饰多具表号作用,认识意义大于审美意义。
2.立体装饰作用:器皿立体装饰部件(盖纽、流、把手、耳等)起初是为提高实用价值,压捏、堆贴等操作也是为增加牢固度,所以原始工艺装饰与实用是有机统一的,并非附加。
(二)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具体体现:石器制作从打制到磨制变得更精美实用,陶器制作从手工到轮制能实现胎薄、规整,可见技术对艺术有巨大影响,甚至能形成新风格。
创作源泉强调:不过技术精进只是提高艺术的条件,并非唯一因素,工艺美术设计的创作源泉来自社会生活,要以本国人民和本民族发展需要与传统为前提,但充分利用技术条件能更好展现艺术效果。
(三)形式感的应用:原始社会石器制作中,对称形式体现力量的均衡,节奏(规律的变化)是产生力量的形式,形式感的应用丰富工艺语言,提升人们对形式美的感受与认知。
(四)表号性的艺术手法:当受技术条件限制或为更有效达到识别作用时,常运用简约表现方法,突出形象特征,从写实到表号化、从具象到抽象化,这是工艺美术常用且重要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