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老物件
发布时间:2025-05-07 01:12 浏览量:8
曾偶然路过古玩市场,目光所及之处,那些如今被视作文物古董的物件,曾几何时,却是家家户户寻常之物。刹那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之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以前,很多家庭都备有摇桶。它和竹制的摇篮相似,不过材质是木制。天气寒冷时,婴幼儿白天便要坐在摇桶里。桶内铺着干爽的稻草,柔软又温暖,再将小棉被精心窝好,严严实实地包裹在孩子周围。桶底还放着一个小巧的木坐便桶。有时,喂奶、喂饭也让孩子坐在摇桶里。婴幼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大人们就一边轻轻摇晃着摇桶,一边哼着轻柔的摇篮曲。摇啊摇,孩子渐渐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大人们这才放心地离开,去忙活自己的事。等孩子醒了哭了,又接着摇,摇着摇着,孩子再次入睡。我们如同祖祖辈辈的婴幼儿一样,就这样坐着摇桶长大。
家里还有一台“三五”牌座钟,自我有记忆起,它就静静地伫立在堂屋进门右侧墙壁的支架上。小时候,我便是兄弟中同龄段最早能辨认钟点的。依稀记得,邻居们常常逗我玩,让我去看看几点了,我便屁颠屁颠地跑过去,仔细辨认后回来报时。
在六七十年代,这台座钟可是家里一件像样的家当。上足发条,它能走十多天。每到半点或整点,它就会准时敲响报时。半点时敲一下,整点时则按钟点数敲响。那报时的钟声格外宏亮,隔壁邻居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尤其在寂静的夜晚,声音传得更远。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座钟的滴答声成了房间里最动听的声音,伴随着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夜晚。时过境迁,如今我依然十分怀念那滴答声,怀念在那滴答声中悄然流转的光阴。
父亲有一辆永久牌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据说是在 1968 年买的。平时,很少骑,只有父亲要回唱凯老家或者去附近乡下赶集的时候才会派上用场。平日里,自行车被高高挂起,墙壁的柱子上安装着木质挂钩,再用雨衣仔细罩上,既防水又防灰,就算涨水也不怕。我们几兄弟都是拿这部车学会骑车的,用的是斜跨三角架的骑车方式,那笨拙又兴奋的模样,至今仍历历在目。
在物质紧缺的年代,手表可是极为奢侈的装备。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得先弄到票才行,那时候很多东西都是凭票供应的。三转一响的四大件,哪样想买都得先有票。我考取大学的那年,父亲托人好不容易搞到一张票,花了一百二十元(那时我哥的月工资才十九元)买了一只上海牌手表作为奖品送给我。我一直万分小心翼翼地戴着它,因为深知它承载的份量。本应将它当作传家宝一样珍藏,可十分悲催的是,参加工作之后,居然被偷了。好在改革开放之后,物质逐渐丰富起来,手表不再那么稀罕,心理也渐渐得以平衡。
“宜黄橱子三弯床,手表钢丝车的确良”是那年月婚娶的标配。娶亲都得准备新家具,传说 家 具 要 凑 足72 条腿才够。记得小时候,舅舅家的表兄结婚,我跟去喝喜酒,没事的时候就数家具的腿,结果怎么数都凑不上 72 条。新婚的表嫂笑着告诉我,厨房里还有好几张小凳呢。相亲的时候,双方谈条件丝毫不让,可真到了成事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友情操作空间的。
旧时的家具,有的简直精美得如同艺术品一般。木匠队伍里专门有做雕花的工种,他们在家具上精心雕刻出花鸟鱼虫、龙凤呈祥等图案,再配上瓷板画镶嵌在家具相应的位置。家具上的镂空雕刻,不仅需要一定的艺术造诣,更是熟能生巧的结果。
传统"三弯床"堪称家具中的宫殿:
床顶横枋雕有"凤穿牡丹",四柱榫接床檐形成穹顶,可悬挂麻布蚊帐。床围板采用透雕工艺,石榴纹寓意多子,卷草纹象征生生不息。床架内侧设暗屉三处,分别存放银元、契约等贵重物品;床柱顶端铜钩可挂衣帽,兼具实用与风水考量。床桥上有小抽屉,方便存放一些小物件,床头床尾都有抽屉。
随着时代的发展,床也逐渐简化为德国床、线板床、高低床。
衣柜、五斗橱、碗橱等不一定都全部配备齐全,毕竟老房子的空间有限。
饭桌家家都有,我家有一张八仙桌,桌面是完整的樟木,是父亲亲手打造的。从磨损的情况来看,这张桌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当初买桌子面子想必也花了不少代价。
制作家具时,选料以杉木为主,主支撑及脚选用结实的材料,如栎木等。若杉木不足,横料及背板、层板类会选用松木等其他杂木。以前组装老家具是不用钉子固定的,采用的是卯榫结构,结合位置还会使用竹销加固,使得家具既牢固又美观。
父亲的职业是木匠,家里还备有马凳(木匠的工作台),只要有材料,家具就不缺。父亲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就地取材,为街坊和自家添置一些小家具。
父亲打制家具的过程,我从小就一直观摩着。做家具时,父亲从来不用画图纸,我知道,那些设计图纸一直都在他的脑海里。
父亲喜欢在集市上(尤其是五月初八和七月廿三庙会时)淘些别人当柴火卖的木材,然后打制一些小家具,如条凳、杌子、小方桌、木椅、搓板等。
在没有通电的年月,煤油灯为我们照亮了黑暗。煤油灯也叫洋油灯,多为玻璃质材。灯头如张嘴蛤蟆,一侧有调节灯芯长短的旋钮,通过旋转旋钮,可以控制火苗的大小和亮度。点灯之后,罩上上小下大中空的玻璃罩,既能防止火苗被风吹灭,又能让光线更加集中。熄灯时,只需对着灯罩上方向下轻轻一吹,火苗便熄灭了。
老物件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就像岁月的使者,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温暖。如今,我常常在网上找到一些它们的图片,聊以慰藉对那些旧时光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