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巨头破产,负债超325亿,7家法院轮番讨债,把烂摊子丢给政府
发布时间:2025-04-15 23:28 浏览量:15
它曾头顶着“中国最大家居卖场”的光环,一句“红星美凯龙,您身边的生活专家”广告语更是响彻全国。
凭借巨大的卖场规模、丰富的商品种类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巅峰时期,红星美凯龙拥有超过300家门店,年销售额突破500亿元。
可就在几年前,曾经还风光无限红星美凯龙却面临超过325亿的巨额负债,深陷债务危机,七家法院轮番讨债的窘境。而如今发生的一切都跟背后的创始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曾经的红星欧凯龙走到了今天?
198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也感染了17岁的车建新,他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帮助家里,他离开了家乡常州,开始独自闯荡。
初入社会,没有任何优势的车建新,从建筑工地最普通的工人做起。和许多七零后一样,他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养活自己。
不过他很幸运,很快展现出在木工方面的天赋。他的勤奋和天赋得到了工地上经验丰富的木匠们的一致好评。
短短两年,车建新就从新手变成了熟练的木匠,甚至开始带起了徒弟。
二十岁时,他已经收了五个徒弟,在常州附近也算小有名气了。但他并不想一直做个普通木匠,开始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他向姨父借了六百块钱,做了七套家具,没想到赚到了一千多块,这是他人生的第一笔创业资金。
这笔钱就像一颗种子,点燃了他的创业激情,也正式开启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商业生涯。
车建新手艺精湛,信誉也好,生意越做越红火,他看准了家具市场大有可为。他不甘心只守着小作坊,租了块1000多平米的地方,开了自己的家具城,自己生产自己卖。
1988年,车建新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0万!在当时,这可是相当大的一笔钱。但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发现了问题,他手下有14家店,只有少数赚钱,大部分都在赔钱。
他开始明白,如果只用老办法做生意,公司很难发展壮大。因此在1991年,他把公司名字改成了“红星家具城”,并尝试开设多家分店,实行连锁经营。
他深知,要想让红星家具城在众多企业中独树一帜,必须学习其他成功企业的经验。为此他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心态,积极寻找学习的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车建新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参观考察沃尔玛超市。
眼前的沃尔玛,每天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顾客,其惊人的销售额和热闹的购物场景让他深受震撼。
他沉浸在这种氛围之中,开始反思国内家具行业的现状:同行之间激烈竞争,甚至互相敌视,这样的方式真的好吗?
受到沃尔玛成功经营模式的启发,回国之后,车建新便迅速行动起来。
将公司更名为“红星美凯龙”,引进“大卖场”的模式,借鉴沃尔玛的“集中式购物”理念,力图重塑国内家具行业的面貌。
这一改变彻底颠覆了家具行业的恶性竞争局面,之后决定将卖场摊位转型为租赁模式,开放给各大家具厂商,催生出一种全新的聚集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消息迅速传开,各大家具厂商纷纷主动联系车建新,争取入驻红星美凯龙的机会,都希望能够借此扩大销售渠道。
车建新的收入因此大幅增加,不仅能从家具销售中获得利润,还能通过收取店铺租金赚取丰厚的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
2015年,红星美凯龙成功上市。这一年,他的身价如同冲天火箭般暴涨至430亿,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具首富”。
对于个人的生活方式,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曾公开对媒体说,那些购买私人飞机的富豪在他眼中显得过于张扬,他认为将财富用于自我提升与事业发展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他曾经公开对媒体说,那些买私人飞机的富豪很傻,认为只有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才最划算。
于是他大手笔定制了100套衣服,购买了劳斯莱斯豪车与豪华别墅。毫不掩饰地享受着财富带来的快乐,这可以说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尽管已经站在事业的巅峰,车建新却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心里想要的是更大的成功,更让人羡慕的成就。
他开始将目光投向房地产行业,渴望在这个领域复刻那些成功地产商的步伐,追逐更多的财富。
他认为通过红星美凯龙的平台获取土地,然后进军房地产市场是一条既稳妥又能迅速积累财富的理想道路。
2007年,车建新开始了他的房地产布局,通过拿地、盖连锁商场的方式,借助土地升值带动整体业务。这一策略初期成效显著,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地产业务的资产在巅峰时期甚至一度达到600亿。
到了2018年,车建新的房地产业务大幅扩张,投入超过1800亿元的资金大量购入土地,尤其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囊括数百块地皮。
然而,这些地块大多数位于经济欠发达的三四线城市,这意味着更高的投资风险。
这种在风云变幻的经济环境中行走于钢丝绳上的策略,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可能有效,但在市场下行时,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这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他把大部分钱都投向了房地产,当时红星美凯龙的家具生意虽然能够带来收入,但盈利能力并不强,主要是依赖规模扩张来维持。
除了房地产,车建新还尝试投资了六十多家不同的公司。但除了家具行业,其他投资大多以失败告终,留下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可以说,他的多元化战略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回报,反而加剧了财务困境。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红星美凯龙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原本就面临困境的企业,一下子压力更大了。
疫情导致家具生意严重下滑,许多门店只能关门,亏损越来越多,公司运营变得更加困难。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也步入低迷,车建新先前大量投资的土地变成了沉重的负担。众多楼盘项目进展缓慢,大量房源积压无法出售,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出现严重障碍,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
为了应对巨额违约金赔付给购房者,车建新不得不忍痛抛售个人资产,以期引进新的资金挽救濒临崩溃的红星集团。
然而公司所欠的300多亿债务,远非车建新个人的财产所能覆盖,他的股份也被彻底冻结。
债权人为了追回借款,纷纷通过打官司的方式向车建新要债,已有7家法院排队等待向他追讨债务。
公开信息显示,车建新已经被强制执行20亿元。
2023年,红星控股的亏损额高达271.85亿元,负债总额也迅速攀升至325亿元。
昔日风光无限的“家具首富”车建新,如今却面临多家法院的资产执行,个人财务陷入困境。
红星美凯龙的商业帝国在短短时间内迅速瓦解,令人扼腕叹息。
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厦门国资介入,红星美凯龙的控制权易主,车建新彻底失去了对公司的掌控权。昔日的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债务压力和破产重组的困境。
2024年6月,由于无法偿还巨额债务,红星控股不得不正式向法院提交破产重组申请,这一消息令人唏嘘不已。然而,在这漫长的困境中,也孕育着变革与重生的可能,未来红星美凯龙的命运将如何演绎,仍有待观察。
车建新的跌宕人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小说。他从一贫如洗到商界巅峰,最终又黯然落幕。他的成功,得益于他对商业机会的敏锐洞察和敢于创新的勇气。
他巧妙地把握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打造了红星美凯龙这一商业界的传奇。
短时间的成就而得意忘形,过度的自信和对房地产市场的误判使他盲目扩张,最终导致了企业的衰败。
红星美凯龙在新股东的领导下,能否重现往日的辉煌,目前还很难说。而车建新本人能否再次取得成功,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有待时间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