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一句劝:这5种“家居刺客”再便宜也别买,危害太大了!
发布时间:2025-04-03 00:02 浏览量:10
在日常生活中,会买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然而有些生活物品却是“家居刺客”,不仅浪费钱,还会对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
最近,有5种生活物品被划分为“黑名单”,奉劝大家最好别买,危害实在太大了。
一、毒衣服:致癌的芳香胺染料
一些劣质的衣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使用劣质的化学染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分解成致癌的芳香胺成分。这些有毒的成分洗不掉,会慢慢侵蚀身体,毒素从毛孔往血液里面钻。
我们在选购衣服的时候,可以先闻一闻有没有刺激性的味道。如果闻到刺鼻的酸味,或者类似于狐臭味就需要警惕了。
也可以用白布反复摩擦一下面料,如果出现明显的脱色情况,就代表着衣服质量不合格。
建议选择A类婴幼儿标准,或者B类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新衣服到手之后,应该要先清洗后再穿,减少甲醛等挥发性物质。
二、毒纸巾:荧光剂和菌落超标
购买纸巾的时候千万不要贪便宜,很多廉价的纸巾都存在原料和卫生问题。比如,直接用回收的废纸重新加工制造,里面很可能含有重金属、塑化剂、荧光增白剂等等。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尤其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很容易引起感染。
我们选购纸巾的时候,要认清楚执行标准GB/T20808(优等品)或GB/T20810(厕所纸)。
还可以通过撕开纸巾边缘来判断,如果纤维粗糙、掉屑严重需谨慎。
还可以通过火烧来测试,合格的纸巾燃烧后呈白灰状,劣质纸燃烧后会有黑烟油渍!
三、仿瓷碗:高温下释放甲醛
很多人喜欢购买仿瓷碗,觉得它既有陶瓷碗的质感,而且非常耐摔、耐用,并且价格便宜。
殊不知,一些劣质的仿瓷碗,都是采用脲醛树脂制作而成的。这种材料的成本低,但是热稳定差,在70℃以上的高温情况下会分解出甲醛,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如果喜欢仿瓷碗,千万不能贪便宜,要选择密胺树脂仿瓷碗。这是一种食品级原料,耐高温120℃。购买的时候,要认准QS标识。
虽然说密胺树脂仿瓷碗比较安全,但是不能放进微波炉里面加热,也不建议盛放高温油汤,否则也可能会释放有害物质。并且,使用超过2年或表面磨损需更换。
四、劣质不锈钢餐具:重金属超标
很多人喜欢购买不锈钢餐具,因为它不会生锈,而且结实耐用。但是,劣质的不锈钢餐具,很可能是采用201不锈钢。这是一种非食品级的工业用材,可能含铬、锰等重金属,容易生锈,并且重金属析出风险高。
我们购买不锈钢餐具,一定要认准食品级的304不锈钢或者316不锈钢,符合GB 4806.9-2016标准。
如果担心买到假的“食品级不锈钢餐具”,可以购买食品级不锈钢检测试剂。磁性测试:201不锈钢磁性较强,304/316磁性弱。
五、含铅玻璃杯:铅溶出风险
买玻璃杯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是不是“含铅玻璃”。和金属器皿比起来,玻璃器皿的确比较安全,成本也比较低。但是,一些高透明度的含铅玻璃杯也的确存在。
一些无良商家会往玻璃里面加入金属铅来提高折光率,当杯子装了酸性饮料的话,“铅”就会释放出来,喝了之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我们买玻璃杯的时候,可以听敲击的声音来判断。如果是含铅玻璃声音沉闷,普通玻璃清脆。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折射光线来判断。对着灯光看,如果杯子有彩虹光晕,并且敲击声沉闷,十有八九就是含铅玻璃杯。
文末总结
生活中的“家居刺客”的确不少,但是我们不必因噎废食,掌握基本的鉴别能力就不用担心。安全消费的核心在于风险认知+科学选择,千万不要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