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浴霸的战争:当智能家居开始“卷”浴室,普通人该不该跟风?
发布时间:2025-03-30 15:05 浏览量:5
几年前,朋友装修新房时问我:“浴霸不就是个会吹热风的灯吗?买个200块的够用了吧?”我笑了笑没说话。但最近他参观了我家新装的米家智能浴霸P1后,直接发朋友圈感叹:“原来浴霸也能当家庭‘健康管家’?”
这个转变的背后,是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一场“暗战”。
从2024年至今,小米密集推出了N1、S1、P1三款浴霸,价格从449元到1299元不等,功能却一个比一个“科幻”:
1分钟升温15℃的石墨烯加热、99.9%杀菌率的等离子技术、能自动监测空气质量并换气的VOC传感器……
这些过去只出现在高端家电上的配置,如今正在改写普通人的浴室体验。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浴霸战争”暴露了一个隐秘趋势:当手机、电视的智能赛道逐渐饱和,巨头们开始争夺家庭空间的“最后1平方米”——浴室。
小米N1首次将石墨烯技术引入浴霸领域,1分钟升温15℃的数据直接碾压传统PTC陶瓷加热器。但真正让用户上瘾的,是S1和P1的“加热组合拳”:2800W超大功率+立体循环送风+变频恒温算法。
有用户实测,10℃的浴室3分钟就能达到25℃,以至于“邻居姐姐都来借浴室”。
但技术狂飙也带来隐忧,有用户曾反馈,持续使用高功率模式时电表“转得让人心慌”。这其中存在一种矛盾,当越追求极致体验的时候,越需要为能耗买单。
当然,不能否认,浴霸从传统“供暖”向健康转变的时候,它的价值值得拥有。
传统浴霸的核心功能是除雾,但小米的野心更大:S1搭载等离子发生器,对大肠杆菌等常见菌种杀灭率99.9%;P1则内置VOC传感器,当检测到甲醛、异味超标时自动开启换气。
这相当于给浴室装了个“空气卫士”。
不过技术也有局限:某评测机构发现,等离子杀菌需要45分钟持续运行才能达标,这对习惯“即开即用”的用户是个考验。
另外,米家浴霸的照明系统藏着“小心机”。
S1采用全光谱LED模拟自然光,显色指数Ra96堪比专业摄影灯;P1的1400lm柔光灯支持2800-6000K色温调节,早晨用冷白光提神,晚上用暖黄光助眠。这种“隐形科技”正在重塑人们对浴霸的审美认知:它不再是头顶的“铁盒子”,而是融入家居的艺术品。
当然,这一款产品选择时,我建议不仅要警惕伪智能,比如远程预热、语音控制是刚需,但“用App调节色温”可能只是营销噱头;还有要关注长期成本。算清电费+安装费+维修费,某些型号的实际支出可能远超标价。
小米浴霸的进化史,本质是智能家居从“单机模式”走向“场景联动”的缩影。
当P1能通过人体传感器自动开灯,通过温湿度计联动空调,浴室就变成了智能家居的中枢神经。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匪夷所思”的组合:浴霸根据智能手环的心率数据调节温度,甚至通过分析水蒸气成分提醒用户喝水……
但技术的终极命题始终是:如何让工具回归人性?当我们在浴室里享受科技时,不该忘记——最好的温暖,永远来自家人递上的一条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