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及工艺品拍卖鉴赏(三)
发布时间:2025-03-27 17:22 浏览量:5
清 掐丝珐琅狮钮熏炉
年代清
尺寸18.3×13.4×32.2 cm. (7 1/4×5 1/4×12 5/8 in.);3.8kg
熏炉长方形,铜胎掐丝珐琅,平唇折沿,立双冲天耳,束颈方腹,四角出戟,四兽首吞吐方柱状立足。盖顶镂空,立狮顾首,祥瑞之态。器身缠枝花卉纹,中央磬石、双鱼、蝙蝠,蕴含吉庆有余、福寿绵长之意。掐丝细腻而流畅,胎骨醇厚,稳重端庄。
明 六方铜花器
年代明
尺寸H:31cm. (12 1/4 in.);2008.6g
精铜良铸,红色皮壳夺目,这种玫瑰紫色颇为少见。口、身皆为六方形,口部膨起,呈蒜头式,长细颈,溜肩,垂扁腹,饱满周正,线条线、面结合,可见铸造工艺之精良和娴熟。此器周身光素,以形状和皮壳取胜。
清中期 “珍舍永宝”冲天耳铜炉
年代清中期
尺寸D:17cm. (6 3/4 in.)/H:10.3cm. (4 in.);1820.5g
此炉口沿圆润,双耳高耸,轮廓丰厚,耳孔半圆。炉身较为矮扁,尚具明代铜炉的特点。扁腹饱满,底部平滑,承三乳足,肥美敦厚。整器端庄醇厚。底部“珍舍永宝”四字方形篆书款。 此炉皮色玄黑,沉郁稳重。三足底部可见铜骨,铜质上佳,沉重坠手,妙趣可赏。叩之声脆,余音幽长,为书斋清供、手中珍玩。
清中期 铜蚰耳炉
年代清中期
尺寸D:13.9cm/H:8.5cm;899.2g
炉作蚰耳簋式,口沿平侈,收颈鼓腹。圈足微外撇,有侈弦一周。双耳出颈曲折下收于腹部,线条优雅,粗细富于变化,转角圆润。底部长方形减地“大明宣德年制”楷书六字款。内膛保留环状与表盘状修铸痕迹,原汁原味,自然古雅。整器造型凝重典雅,铜质密实细腻,色正而莹洁,蕴光其里,备极精妙。 蚰龙耳炉,也称蚰蜒耳炉,因双耳如蚰龙而得名。造型仿自宋代定窑器,《宣德彝器谱》(三卷谱)曾称赞其“款制大雅,为诸炉之冠”。宣德皇帝十分青睐蚰龙耳炉,将其置于书房,朝夕相伴,故甚为后人推崇,成为铜炉中的高贵品种。 来源:萃珍斋赵汝珍先生旧藏。 赵汝珍(1896-1966),琉璃厂古玩行“萃珍斋”的东家,民国时期收藏大家。他笔耕不辍,陆续将《古玩指南》《古董辩疑》付梓。《古玩指南》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仍是收藏入门的必读经典。
宣炉是赵老一生所爱,将热忱真挚的情感都投入铜炉的研究之中,他讲“宣炉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人人合一的重要礼器,祭祀礼仪的核心,亦是君子克己慎独,定神思考之器”,故赏炉时要保持敬畏之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