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邱晓华:这一轮房地产深度调整已经进入尾声
发布时间:2025-03-25 07:33 浏览量:5
以“筑底:增长的象限”为主题的2025观点年度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指出,这一轮房地产深度调整已进入尾声,房地产领域即将出现重大转折性变化的曙光 。可以说,邱晓华给中国经济传递了重要消息。
邱晓华指出,今年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转折阶段,如果能够战胜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能够适应国内各种条件的改变,“我相信经过2025年的努力,我们会迎来一个更加稳定、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续的新发展阶段”。
同时,要认识到:虽然要完全实现房地产形势的改观,达到“止跌回稳”的预期目标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但目前已能看到多方面变化带来的积极改变。
从市场数据来看,销售降幅在下降,一线城市价格出现企稳迹象,土地成交也开始活跃。从政策方面来讲,近两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明显转向放松,从限制投资、消费转为促进、支持、保障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而且,从2000年以前建成的房子都要纳入旧城改造,到土地收储,到白名单,再到“好房子”的四个标准等,都将为房地产市场带来增量变化。
回顾这一轮房地产调整,历经三年,行业发生了重大改变。销售面积从2021年高点到去年9.7亿平方米,下滑了45.7%;房地产投资相对于高点下降32.1%;新开工相对于高点下降68%;销售价格从平均数看,由高点到目前低点大致下滑了1/3。库存方面,商品房住宅待售面积在三四线城市较高,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去库存压力有所减轻,但仍面临高库存问题。
房地产深度调整对经济产生多方面影响,拖累中国经济增长,这些年至少拖累中国经济每年一个百分点;造成失业,使失业率持续高于5% ;给地方财政带来压力,土地出让收入和相关税收下降;对金融机构也造成影响,带来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个人信用违约和地方债务等问题。据测算,以人均住宅面积和70个城市二手房房价作为价格指数测算,2022年、2023年每年居民财富缩水将近14万亿元,去年缩水12万亿元,三年将近40万亿元。
房地产好转对中国经济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拉动经济增长:房地产增加值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房屋销售收入、租赁收入等。商品房销售回暖会直接增加房地产增加值,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拉动作用,如2024年四季度,房地产增加值不变价同比增长2.0%,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同比负增长,对当季经济增长贡献由负转正。
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房地产市场与建筑材料、家居装饰、物业管理等100多个行业紧密相连。其好转能带动这些上下游产业的繁荣,促进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增长,例如建材需求增加、家居装饰行业订单增多,从而推动整体经济的活跃,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稳定就业形势:房地产行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繁荣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从建筑工人、装修工人到房产中介、物业管理人员等。房地产市场好转,企业投资和项目建设增加,用工需求也会相应上升,有助于稳定就业形势,降低失业率。
释放财富效应:房地产是中国居民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房价稳定或上涨能增加居民的财富感,提升消费者信心,进而刺激消费。居民可能会增加对汽车、家电等大额消费品的支出,促进消费市场的活跃,推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