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杨锁:吃饭靠父母喂,刨坑上厕所,烧家具取暖,最终饿死家中
发布时间:2025-03-12 01:52 浏览量:6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所自邪也。四者来,宠禄过也。——《左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便利。可以说,只要这个人拥有网络和电子设备,那么他就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得绝大多数的生活必需品,甚至工作、娱乐都可以在房间内完成。正因如此,信息时代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虽然说人们在信息时代可以非常便捷地工作生活,可以尽可能地偷懒,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高科技,还想着偷懒,最终就可能会发生悲剧。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非常懒惰的人,他的名字叫做杨锁。杨锁有多懒呢?吃饭需要靠父母喂,上厕所就地刨坑,想取暖就烧家具,而这位偷懒的巨婴最终在23岁的时候饿死在家里。那么在杨锁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使得他如此懒惰?
关于杨锁的事情,还要从头说起。话说在1986年的一天,在河南信阳的一个村庄里诞生了一个婴儿,他就是杨锁。在杨锁出生的时候,他就遭遇了危险,差点没能存活下来。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是杨家人还是一阵后怕,毕竟杨锁是杨家的单传,所以在后来对待杨锁时,杨家人表现得更加谨慎、细微。
随着杨氏夫妇无微不至的照顾,小杨锁慢慢健康成长了起来。虽然杨锁慢慢长大了,但是杨氏夫妇依然像对待出生婴儿一样对待他,不仅继续喂他吃饭,帮他穿衣,而且外出的时候,都用扁担挑着他,生怕他不小心发生了磕碰。有些人看到这种情景,也曾劝过杨氏夫妇,希望他们正视孩子的成长,不要这样宠溺他,不过杨氏夫妇并没有听进去。
后来,杨锁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杨氏夫妇仍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依然对杨锁万分宠溺,生怕他有闪失。当杨锁1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离开了人世,只留下母亲陪伴他。按理说,此时杨锁的母亲应该减少对杨锁的宠溺,但是也许是担心父亲去世对杨锁幼小心灵产生了伤害,母亲依然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杨锁。
杨锁的父亲去世后,生活的重担一下落在了母亲身上。为了照顾好杨锁,母亲吃了许多苦头,最终因为过度劳累患上了疾病。尽管如此,患病期间的母亲依然尽可能地照顾杨锁,不让他吃一点苦头。在杨锁18岁的时候,母亲也离开了人世。
虽然杨锁已经成人了,但是他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当时村里的人觉得杨锁十分可怜,还时不时地给他送一些食物,但是杨锁根本不知道感恩,甚至有时候懒得拿那些食物。渐渐地,其他村民也不再给杨锁提供帮助了。
在父母离世之后,杨锁整日待在家里,经常一整天躺在床上,即使饿了也懒得动,只有饿得不行的时候,他才会找些吃的。想上厕所的时候,就刨个坑,根本不会去不远处的厕所。到了天冷的时候,他就将家里的家具烧了取暖,没几年的工夫,家里就空空如也,甚至最后连床都没有。
最开始的时候,杨锁的亲戚还想着帮衬他,给他介绍了不少工作,但是杨锁连看都不看,直接表示拒绝。无可奈何之下,亲戚们也放弃了杨锁,渐渐断了往来。在2009年新年之际,杨锁的表哥带着一些年货来探望他,可是表哥在进门之后,发现躺在地上的杨锁有些不对,急忙上前探询,一摸身体就察觉到了不对,杨锁已经不知道死去了多久。就这样,23岁的杨锁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总结
像杨锁这样的人,会被大家称为“巨婴”,而杨锁也做到了巨婴中的极致。遍观杨锁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杨锁成为巨婴的根源就是父母的过分宠溺。可以说,杨氏夫妇不是一对合格的父母,他们只想着如何让杨锁生活好,却没有想让杨锁长大成人。即使杨氏夫妇一直活着,杨锁的悲剧也难以避免。
希望全天下的父母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时候,能够摆正好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父母的职责不仅仅只是照顾好孩子,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长大成人,让他们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远、更长。不要总把孩子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他们有自己的人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希望全天下的父母能够以杨锁为鉴,不要让悲剧再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