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骡马到重装,中国机械化碾压蓝星!只有俩国家具备,到底有多难
发布时间:2025-03-10 00:38 浏览量: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我国的陆军是蓝星上公认的陆战之王,不过,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外界赞誉的,实际上是解放军的官兵用两副铁脚板走出来的。
解放军当年羡慕国民党军队的汽车大炮。志愿军后来又羡慕美军的坦克和机械化装备,从本质上来看。这是一个部队完成机械化的显著标志。
如今。解放军已经实现了全面机械化。但是,回顾几十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你会发现我国的机械化之路,走的是如此的不平凡。
现代军队机械化的核心指的是兵力投送速度。说句大白话,就是指战场上投送兵力的时候,士兵不需要走路,也不需要坐传统的汽车,而是可以乘坐现代意义上的履带式装甲车。
20世纪早期,世界上还没有机械化军队的概念,而且要实现机械化,中间后来还有一个摩托化的过渡。
当时的军队普遍都是徒步化,也就是走路,能够实现骡马化,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局面了。徒步化的主要标志,不管是部队的机动还是作战,亦或是武器装备的运输,后勤物资的投送,全都是靠人力来完成。
解放军建立的起点,也就是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2万多名官兵基本上都是步兵。从那以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这支部队都是一支非常能走路的军队。
在井冈山红军时期,部队没有骑兵,全部都是步兵,而且哪怕是徒不化士兵,穿的也都是草鞋,就连我们的总司令朱德也不例外。
红军在江西发展到顶峰时期,95%以上的部队都是步兵,少量的火炮也只是小口径的迫击炮。从客观上来看,由于这时期的红军没有重型装备,所以军队徒步化能够完成大量的作战任务。
尤其是后来的25000里长征,红军更是从江西徒步走到了陕北,他们用铁脚板丈量了大半个中国。
虽然此时的红军还是徒步花,但靠着他们的作战能力以及意志,已经可以预见这支部队的未来无可限量。
抗战时期,8路军和新4军的武器装备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部队的整体结构依旧以步兵为主,只有极少量的部队可以使用骡马来牵引运输武器装备以及物资。
当时的部队有着飞毛腿之称,就是在形容共产党领导下的步兵,行军速度之神速,让敌人完全无法预料。
即便有着如此美誉,但是实现军队的投送和作战速度依旧是我们的向往。所以,从解放战争开始,解放军逐步从徒步化向着骡马化迈进。
骡马化可以简单理解为,有了骑兵部队,部队的指挥员可以骑马行军作战,一些武器装备可以靠骡马运输牵引,但是大部分的步兵还是要靠步行行军作战。
客观上来看,从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期间,军队大量缴获了山炮、野炮等大口径火炮装备。
这些装备人力是难以完成运输的,只能依靠骡马,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解放军向着骡马化过渡。
比如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解放军的骑兵第三师代表骑兵部队参加了阅兵式,参与阅兵的一共有1978匹战马,这就是典型的部队骡马化标志。
从1949年到1958年,每一年的国庆阅兵式都有骑兵部队参加。直到1959年以后,我国的骑兵部队才大规模撤编。
但从整体上来看,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还一直在大力发展军队的骡马化。资料显示,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军队里的骡马数量在1000万匹以上,这个规模是惊人的。
即便如此,相对于我国数百万的军队,这么多的骡马也无法满足运输规模。更何况,此时的苏联和美国已经从摩托化时代步入了全面机械化时代。
我军的骡马数量即便再增加,也没有实际的作用了。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军队迈入了摩托化的发展阶段。
在军事领域,人们经常能听到摩托化这个词。摩托化的标志就是所有的士兵不用走路了,无论是行军还是作战,都是靠汽车。除此之外,武器装备、后勤供应等各个方面也都是靠汽车来运输。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军队从20世纪初期开始,就已经从骡马化逐步过渡到摩托化阶段了。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军队一部分是骡马化,还有一部分武器装备的运输靠汽车。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大规模进攻苏联的时候,虽然一部分军队已经实现了摩托化,甚至还有一部分军队实现了机械化,但是德军的后勤供应依旧是靠骡马牵引来完成。
从整体上来看,二战期间,尤其是到了后期,只有美军实现了完全的摩托化,并且开始向机械化阶段过渡。
还在1969年的时候,解放军就开始正式组建摩托化步兵师,接下来又进一步组建摩托化的步兵军。
但是从本质上来看,摩托化本身也没有一个精确的标准,就是说一支部队拥有的汽车比例规模可大可小。
比如在中苏边境对峙期间,解放军最精锐的6个步兵师全都是实现了摩托化,在部队里,每个连队的车辆可以达到十几辆,平均每个班级能够拥有一辆卡车。
在同一时期的其他部队,一个团才能拥有几辆卡车。大量的连队还是靠马车来牵引运输武器以及后勤物资。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解放军才实现了全部的摩托化。按照摩托化的标准,一个步兵师通常编有摩托化步兵团、坦克团、炮兵团、工兵、通信兵等兵种。
相对于骡马化时代,摩托化部队在机动的时候,士兵全都乘坐车辆,部队的投送和机动能力明显增强。
即便如此,摩托化时代依旧拥有明显的短板,不管是士兵乘坐的车辆,还是牵引火炮用的车辆,使用的都是轮胎而不是履带式。
这样一来,部队只能在公路等相对较好的地域机动。一旦出现山地、草原等复杂地形,部队的机动能力就受到了限制。所以,一支部队实现机械化才是终极目标。
虽然解放军直到2020年才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但是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在机械化的道路上,解放军一直在尝试推进。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试点建设机械化师。1955年春天,解放军第一机械化师正式成立。这支部队有三个机械化团,每个团又有中型坦克营、炮兵营、高炮连。
除此之外,整支部队还配备了重型坦克团、炮兵团以及其他高炮团等。但在当时,这样的机械化师只是试点建设。
到了1985年,我国开始建立第一批机械化集团军,有两支部队完成了试点建设,一个是38军,一个是39军。
38军有万岁军的称号,所以在这支部队搞试点顺理成章,其他部队都还是摩托化作战,而这支精锐部队,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大量装备履带式的装甲车辆了。
整体上来看,相对于摩托化部队,机械化部队大幅度抛弃轮式车辆,无论是坦克、装甲车还是步兵战车,清一色都是履带式。
除此之外,部队里的履带式自行火炮数量大幅增加,装甲兵取代步兵成为陆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步兵的机动和作战都开始乘坐装甲车和步战车。
到了现在,一支机械化集团军的标志就是由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防化兵、航空兵、防空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组成。
从目前的世界范围来看,只有中美两国的部队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因为说到底,部队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最关键的还要看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以及速度。
就以现在的俄乌冲突来说,俄罗斯军队打了3年,原先的装备在前线快要被耗光,不得已的情况下,把苏联时期的库存装备都拿到战场上来用了。
可见,现在俄罗斯的工业生产能力,难以保证前线的战争消耗,如果不是有苏联时期的家底,俄军恐怕连库存装备都拿不出来。
而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部队,是在全面战争的情况下,一边消耗,一边后方能够保证供应,美军在二战时期基本做到了如此。
如今,我国拥有雄厚且全面的工业制造水平,一旦开启大规模战争,也能确保所有武器装备随时随地供应。
目前我国的机械化部队发展方向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重型机械化部队,顾名思义,主要装备重型坦克、大中口径自行火炮、大量的步兵战车、履带式机动防空系统。重型机械化部队,无论是攻击力还是防护力都相当强悍。
另外一种是轻型装甲部队。相对于重型机械化部队,轻型装甲部队的装备规模较小,建设投入的成本较低,可以大批量的发展。美军的一些装甲旅以及欧洲的一些装甲部队,也都是这样的发展类型。
还有一种是两栖机械化部队,这种部队包括了海军陆战队以及陆军的两栖旅,装备的武器系统,能适应两栖作战。
国内的两栖机械化部队,目前主要装备了两栖装甲战车为代表的突击车辆,可以进行两栖登陆作战。
最后一种类型是空降机械化部队。过去的空降部队主要是投放步兵以及少量的武器装备,现在的空降部队可以投放大量重型装备。
也就是说,在全面战争的情况下,空降兵部队携带各种装备,能够出现在多个敌人意想不到的区域,从而实现快速且精准的作战。
随着全面机械化时代的来临,下一步我军还要持续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作战能力,这是未来30年的军队发展目标。
以2017年的数据为例,美军现役部队的规模为146万人,陆军规模为50万人,美军共拥有5884辆坦克,41062辆装甲战车,平均每10名士兵就能拥有一辆坦克或者装甲战车。
我军的坦克为6457辆,装甲战车为4788辆。按照陆军85万人的规模,每75名士兵可以拥有一辆坦克或者装甲战车。
以上数据是2017年的水平,随着我国在2020年实现了全面机械化,我军和美军之间已经逐步抹平了这个差距。
从整体上来看,不管是摩托化时代还是机械化时代,装备比例没有一个精确的标准,装备比例越高,机械化的程度肯定也就越高。
但同时也要看到,机械化程度越高的部队,对于后勤的依赖也就更重。所以,发展什么样的部队,建设和投入多少比例的武器装备,是动态化的。
最关键的是,要看一个国家有没有建设这样部队的能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参考资料:
《军工供给侧改革:机械化加信息化的三年机遇期——国防军工专题报告系列之二》 东兴证券 2017年11月9日
《解放军全面进入机械化时代》 看看新闻 2020年12月8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发展和变革》 湘潮 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