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抗医药:医药界的“实力担当”,你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2025-02-07 20:02 浏览量:16
鲁抗医药,全名为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国有控股综合性医药企业。公司成立于 1966 年,1997 年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0789) ,2006 年归属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鲁抗医药已成为国内医药行业的重要力量。
在抗生素领域,鲁抗医药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作为国内四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之一,其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市场议价能力。比如在青霉素市场,鲁抗医药凭借成熟的生产工艺和稳定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众多药企和医疗机构的信赖,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而且,“鲁抗” 牌商标更是 “中国驰名商标” 和 “山东省著名商标”,在市场上拥有极高的品牌认可度和影响力,提到鲁抗,很多消费者和医药从业者都会联想到高品质的药品 。
鲁抗医药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奋斗与变革的创业史。1966 年,鲁抗医药在山东济宁成立,作为适应国家战略的 “三线小厂” ,开启了它的医药征程。在成立初期,鲁抗医药主要生产抗生素产品,土霉素、链霉素等产品的问世,结束了山东省无抗生素生产的历史,为当时的基础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满足了基层医疗对抗生素的迫切需求,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八九十年代,是鲁抗医药的创新发展期。这一时期,鲁抗医药通过艰苦的自主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青霉素钠粉针、盐酸大观霉素粉针等产品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拳头产品,鲁抗医药也凭借这些产品,成为国家知名的四大抗生素基地之一。例如,青霉素钠粉针凭借其高效的抗菌消炎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为鲁抗医药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1997 年,鲁抗医药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为鲁抗医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动力,使其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扩张等方面获得了更多资源支持,开启了资本市场助力企业腾飞的新篇章。
2006 年,鲁抗医药归属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借助华鲁控股的资源优势和平台支持,鲁抗医药在产业布局、市场拓展等方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后续的战略转型和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在 2004 年到 2015 年期间,鲁抗医药由于研发投入不足,十余年没有新产品获批,产品结构短板逐渐凸显,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但鲁抗医药并未因此一蹶不振,而是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研发创新的重要性。自 2016 年起,鲁抗医药开启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实施退城进园和新园区建设,高标准建设了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两大园区,在济宁高新区和邹城市形成两个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为企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撑。
同时,鲁抗医药把研发确定为 “第四条生命线”,加大研发投入。2017 - 2021 年,鲁抗医药研发费用投入连续 5 年增幅在 30% 以上,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通过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鲁抗医药在创新药研发、合成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逐步实现了从化学药向生物药的转变,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
在研发成果转化方面,鲁抗医药以项目为载体,推动科研成果落地。例如,2021 年承担的两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关键医药中间体全生物酶法生产工艺和构建新型生物农药多杀菌素刺糖多孢菌基因工程菌株项目,不仅打破了国际制药企业的技术垄断,还推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集聚发展。2023 年,鲁抗医药新产品枸橼酸托法替布片顺利实现商业化生产,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管线。2024 年,公司又获批了阿哌沙班片及原料药、盐酸莫西沙星片及原料药等,在新药研发和产品拓展上不断取得新成果。
鲁抗医药拥有丰富的产品线,涵盖了抗生素类、心脑血管类、抗病毒类、消化系统类、内分泌类、男科类、呼吸系统类等多个领域,产品品规数量多达 500 余个 。
在抗生素类产品方面,鲁抗医药作为国内四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众多优势产品。青霉素类产品,如青霉素钠粉针,凭借其高效的杀菌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头孢类产品,像头孢拉定胶囊、头孢克洛颗粒等,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是临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这些抗生素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据优势地位,部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心脑血管类产品也是鲁抗医药的重要品类。瑞舒伐他汀钙片,用于降低血脂,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硝苯地平缓释片,能够有效控制血压,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可靠的治疗选择。鲁抗医药的心脑血管类产品以其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疗效,赢得了患者和医生的认可。
在抗病毒类产品中,鲁抗医药的利巴韦林颗粒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等。
消化系统类产品方面,鲁抗医药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在市场上有稳定的需求。
内分泌类产品中,鲁抗医药的阿卡波糖片,可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男科类产品中,鲁抗医药的他达拉非片,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为男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药物选择。
呼吸系统类产品,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对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市场上应用广泛。
此外,鲁抗医药还涉及兽用农用抗生素类药物,其动物保健用抗生素产品,如硫酸黏菌素预混剂,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肠道感染,促进畜禽生长,在畜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研发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鲁抗医药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始终将研发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
鲁抗医药在研发投入上毫不吝啬,近年来,研发费用持续增长。2023 年,鲁抗医药的研发投入达到 3.9 亿元,占营收比重达 6.35% ,近三年加 2024 上半年,研发费用合计更是高达 10 亿。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为鲁抗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使得公司能够在新药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为了提升研发实力,鲁抗医药积极搭建多层次的研发平台体系。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酶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山东省工业生物技术产业转化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一系列高端研发平台。其中,山东省工业生物技术产业转化平台由鲁抗生物制造有限公司联合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建设,总投资约 5.2 亿元,设有齐备的微生物发酵提炼、化学合成、酶制剂、益生菌等生产设施,可同时满足 10 余个项目研发中试 。该平台为科研院所提供了中试平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可吸引国内外优秀技术成果在鲁抗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集聚转化,中试完成后可在产业园就地实现工业量产,年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 3 亿元,利税 1.5 亿元。
鲁抗医药还非常注重产学研合作,与众多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院共建创新转化中心,加强在菌种筛选、发酵及提炼工艺优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大大提升了微生物发酵及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竞争力;与中国科学院青能所合作开发 “新型生物基增塑剂反式乌头酸酯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项目,该项目被列入 2023 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反式乌头酸酯 - 增塑剂产业化千吨项目” 采用合成生物技术进行增塑剂生物新材料的研发生产,成功产业化后,将替代全球 1/10 的市场份额,开启 “百亿级” 的生物材料产业 。此外,鲁抗医药还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 30 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鲁抗医药能够充分利用外部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加速研发进程,提升研发水平。
在创新药研发方面,鲁抗医药成果丰硕。目前,公司在研国家一类创新药有 3 个,其中注射用 CIGB - 814 是鲁抗医药同古巴国家生物与基因工程技术集团合作研发的 1 类创新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截至 2023 年 11 月,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为 8205.65 万元人民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另外,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的 TRN - 157、用于治疗男性 ED 的 CMS203 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当中。这些创新药的研发,一旦成功上市,将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也将进一步提升鲁抗医药在创新药领域的市场地位。
在仿制药研发和产品一致性评价方面,鲁抗医药同样成绩斐然。公司取得了 8 个仿制药品种(制剂)生产批件,有 32 个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 。例如,鲁抗医药的依折麦布片获批,该药品为化学药品 4 类,规格 10mg,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公司已在该产品研发上投入约 2309.55 万元人民币 。这些仿制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以其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优势,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为公司赢得了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鲁抗医药在近期的发展中动作频频,展现出积极进取的发展态势。在资金运作方面,公司的定增项目备受关注。2024 年 12 月 20 日晚,鲁抗医药发布公告称,拟向包括控股股东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不超过三十五名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2 亿元 。此次定增资金将用于高端制剂智能制造车间、生物农药基地建设、新药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等四个项目。这一举措将为公司的业务扩展和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深化主业,满足人用制剂产品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把握生物农药行业发展机遇,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主动权。例如,高端制剂智能制造车间建设项目总投资 4.42 亿元,投产后可生产 21 个制剂品种,覆盖糖尿病、高血脂等多个治疗领域,将有效缓解公司制剂产品产能紧张的问题,提升公司在高端制剂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在业绩方面,鲁抗医药 2024 年的表现十分亮眼。根据公司发布的 2024 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全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3.5 亿元至 4.1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2% 至 6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 1.92 亿元至 2.25 亿元,同比增长 10% 至 29% 。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主营业务的优化与创新。2024 年,鲁抗医药加快产品技术迭代升级,优化产能结构,主导产品销售收入显著增长。自 2021 年以来,公司新获批仿制药文号 32 个,新产品收入快速放量,成为盈利的重要支撑。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南厂区土地完成移交手续,土地补偿款总额达 3.38 亿元,扣除相关成本后,预计土地收储税前收益为 1.56 亿元,对净利润增长形成显著助力 。
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尤其是在创新药物研发和生产流程优化方面。山东也积极推动医药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工作,这些政策为鲁抗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鲁抗医药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例如,在研发创新方面,鲁抗医药持续加大投入,建立了多层次研发平台体系,拥有多个在研国家一类创新药,政策的支持使得公司在创新药研发上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加速研发进程。
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为鲁抗医药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药市场整体需求呈增长趋势,鲁抗医药丰富的产品线能够满足市场对多种药品的需求,有望受益于行业的增长 。然而,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给鲁抗医药带来了竞争压力。在抗生素市场,其他竞争对手也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争夺市场份额。
此外,市场上还存在关于鲁抗医药的并购预期。鲁抗医药和新华制药同属山东省国资委旗下的华鲁控股集团管理,在当前国企改革和国资并购的大潮下,两者存在合并重组的可能性 。1998 年,在山东省政府主导下,鲁抗医药与新华医药集团曾合并组建了新华鲁抗医药集团,尽管后来各自为政,但这种历史渊源使得两者在合并上具有一定优势。若并购整合顺利推进,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优势互补,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实现协同效应,降低成本,提高市场份额 。
展望未来,鲁抗医药有望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进一步突破。在产品研发上,鲁抗医药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自身在抗生素领域的优势,同时不断拓展心脑血管、内分泌、抗病毒等其他治疗领域。在创新药研发方面,随着注射用 CIGB - 814、TRN - 157、CMS203 等一类创新药的持续推进,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陆续上市,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也将提升公司在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力。在仿制药研发和一致性评价上,鲁抗医药也将持续发力,不断丰富产品管线,满足市场对高质量仿制药的需求。
在市场拓展方面,国内市场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和基层医疗市场的不断扩大,鲁抗医药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鲁抗医药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强与国际药企的合作,拓展海外销售渠道,推动产品出口,逐步提升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比如,通过与国际知名药企合作,将自身的优势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实现互利共赢。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药行业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生物制药、精准医疗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鲁抗医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鲁抗医药可以凭借自身在研发创新和技术平台上的优势,积极布局新兴领域,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比如,在生物制药领域,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研发更多的生物药产品;在精准医疗方面,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个性化药物研发。
鲁抗医药作为一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强大创新能力的医药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望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突破,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也将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我们有理由期待鲁抗医药在未来的医药市场中创造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