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泥——红木家具沉稳与雅致的“底气”
发布时间:2024-07-28 01:16 浏览量:17
中国古典家具很讲究因形施艺,当家具上部构件过于厚重时,避免“头重脚轻”,就可以在腿足底部增加托泥,以形成上承下接的效果,既可以使家具更加牢固,又让家具比例更加协调,视觉上更为稳妥。
01
什么是托泥
托泥,是指传统家具上承接腿足的部件。
明清家具中有的腿足不直接着地,另有横木或木框在下承托,此木框即称为“托泥”。
有的托泥之下还有小足,真正着地的是小足而不一定是木框。
此部件多见于条案、几类、清式椅凳等传统家具,以增稳重之感。
人坐在椅凳上,脚搁于托泥,这是充满人性化的设计,也是古人匠心独运的家具设计智慧。
家具的腿足之下另有木框或垫木承托,可以防止家具腿受潮腐烂,这一木框或垫木就是托泥,多出现在桌案、架几和座椅的底部。
魏晋南北朝时,托泥技法初现,当时是以箱形结体出现的。托泥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家具四腿直接落地的传统形式,为家具设计带来了新的造型意趣,同时也加固了四腿的连接与稳定性。
02
托泥的分类
框形
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梅花形及海棠形等,其形状与家具面要相协调。
框形托泥多用在有束腰家具上,有束腰家具多用抱肩榫,这种结构的牙板只起支撑的作用,而管束脚足的拉力却很弱。
所以单就这种结构来说是不完备的,为了弥补它的不足,在足下安装托泥,腿足顶端有桌面管束,足端有托泥管束,中间的牙板只起支撑的作用,这样会更加科学合理。
垫木形
又叫托子,是用一长条木方装在家具足下。
托泥下承龟足完美的融合了艺术与实用的双重需求。
王世襄王老的《明式家具研究》专门介绍了腿足与托泥之间的结合的三种方式:
01
条案的腿足与直托子的结合
条案的腿足下端出两榫,托子两端凿榫眼,拍合之后,两根托子分承四足。
两根托子之间没有构件再将它们联合起来。
这种造法实际上战国时的木几或漆几早已如此了。
02
方形家具与方托泥的结合
方形结体的家具如杌凳、书桌、供桌等,下面的托泥是四根木材用格角榫攒边法造成的。
托泥的四角凿眼,容纳腿足底端的榫头。
榫头或由腿足出头连做,或另外栽榫,以连做者较为合理。
方托泥还有一种比较复杂的造法,那是将腿子底端的方形榫头切成上小下大的斗形式样,托泥在抹头上凿剔与斗形榫头相适应的榫眼,但一面开敞,榫头由此平移套装。
待托泥的大边与抹头拍合后,便将榫头关闭在榫眼之中。
这种结构除非将托泥拆散,否则无法将腿足从托泥中拔出来。
03
圆形家具与圆托泥的结合
圆形结体的家具如圆凳、香几等,下面的托泥是用嵌夹榫舌或用楔钉榫的造法,将弧形弯材攒接到一起的。
用嵌夹榫舌结构攒接的圆托泥,不宜在接榫处凿剔方眠,与腿端的榫头结合。
尤其是用楔钉榫结构攒接的圆托泥,更须避开榫卯凿剔方眼。否则的话,凿眼会把楔钉凿断。
托泥和龟足的搭配,是古典硬木家具必须具备的构件之一。
不仅仅是从家具结构上满足了家具本身的需求,而且从设计艺术水平上表现了古代人对古典艺术家具的寄语、厚望和敬重。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托泥看起来是一个简单不起眼的设计,但它是古代家具匠人们智慧的体现,上干年的古典家具文化,就是由这样星星点点的智慧结晶所组成,所以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传承和发扬下去。
*文章来源凹凸传奇红木古典艺术家具,图片红桥红!任何涉及版权权益问题请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红桥红第一时间说明或删除并赔付版权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