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名表扬这20个“家居习惯”,值得每个家庭借鉴!
发布时间:2025-01-07 17:16 浏览量:20
小时候的我们好像游离在生活之外,婚后或独居后才开始系统化的接触,方方面面的感受真实的生活。
厨房下水槽不清洗会堵塞并散发异味,玻璃隔断不擦久了会有水垢印记,屋子不收拾会越来越乱...等等,这些虽然是零碎小事,却足以让生活变得凌乱无序,失控焦虑,我们开始意识到“掌控生活秩序”的重要性,也许我们必须遵守一些规矩习惯,生活才能正常的运转。
图片来自屋主 @酥肉的家▲
"生活像一个轮子,不蹬就落灰、慢慢锈掉,人会发出腐烂的味道,但保持匀速节奏地清洁、工作、锻炼等,就能蹬着去看世界。"
1.回家后换好家居鞋,把鞋子放入鞋柜,随手放好包包,脱下的衣服立刻整理好,要不然就挂着,要不然就丢脏衣篓。这一点太重要了,如果不遵守,我敢打赌家里任何地方都会看见衣物。
图片来自屋主 ▲
2.快递到家后,第一时间打开并整理好,不要让快递包装堆积在家里。
图片来自 @T二小姐 ▲
3.产生的垃圾(比如纸巾,物品的外包装...)随手丢进垃圾桶,而不是放沙发,茶几,餐桌等台面上。
图片来自 @小太阳 ▲
4.做饭过程中,随手擦拭厨房台面,这样不仅能保持厨房的干净,还能让做饭后的清理工作变得更轻松。
图片来自 @柳香槟 ▲
5.不用等到大扫除,简单的每天花5分钟用扫把或吸尘器清扫一下高频活动区域,如厨房、客厅,走廊。这样能避免灰尘和杂物堆积。
图片来自 @小太阳 ▲
6.用过的东西,在哪里拿的,就放到原来的位置上。
比如看完书就放回书架;
用过的餐具、杯子、遥控器等及时放回;
做饭后,不只是收拾碗盘,要把刀具、砧板、调料瓶、锅铲等用具一一放回原处。
... ...
图片来自 @小太阳 ▲
7.不管吃的外卖还是自己在家做,每一餐过后,当场就收拾好,吃过的外卖盒用垃圾袋装好放在门口,当天丢掉。
每次用完的碗盘厨具都洗干净,洗洁精兑水倒入喷壶喷洒餐桌和厨房台面,用抹布擦干净。不要把上一餐的残渣油腻,留给下一餐。
图片来自 @其木格▲
8.垃圾满了以后当天或第二天早上上班时顺手带出去丢掉。
图片来自 @瓶儿的盖儿 ▲
9.卫生间是家中最容易脏乱的地方之一,养成每天擦拭洗手台、水龙头,镜子的小习惯,避免水渍堆积。每次洗漱后,用洗脸巾擦干水龙头周围,保持干燥和清爽。
图片来自 @YING ▲
10.从小让孩子参与简单的家务活,比如叠衣服、擦桌子、扫地等。逐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帮助他们理解家务的重要性。
可以先鼓励孩子自己打扫自己的小区域,保持个人卫生,教他们如何清理自己的学习角落或玩具区,逐步建立起他们对卫生的责任感。
图片来自 @小太阳 ▲
玩过的玩具,每次玩完后尽量让他们主动整理好。
图片来自 @买买买的蜗牛妈▲
11.不要等到脏衣篮满了才去处理。可以每天清洗几件衣物,及时晾晒,晾干的衣服及时收。避免一堆衣物积攒着要处理。折叠衣服时,尽量顺手将衣服分门别类,避免大堆乱放。
图片来自 @柳香槟 ▲
12.作息时间固定,可以是22:30睡,7点起床,也可以是11:30睡觉,8点起床,根据自己的习惯规定好作息时间,我们才能去规划和控制我们的时间。
图片来自 @小太阳 ▲
13.精简护肤,用到最后再换新的,理性囤货。
不用和别人攀比装修是否豪华精美,干净就是最好的精致。
图片来自 @柳香槟 ▲
14.多琢磨,总有一些小技巧和好用的工具会让做家务更利索,生活得更轻松。
图片来自 @柳香槟 ▲
15.可以的话,可以学习谢耳朵那样,给自己的每个晚上定一个固定的主题,比如周一泡脚日,周二家务整理日,周三电影日等等。
图片来自 @我最爱的Sheldon ▲
16.家电,尤其是电视、冰箱、微波炉等,使用过程中容易积尘。每周集中表面擦拭一次,既能延长家电寿命,也能保持家中整洁。
17.每天花几分钟清扫一小块区域,比如客厅的地面、卫生间的镜子等。分小块打扫避免一周做一次大扫除的压力。
18.每晚睡前,花5-10分钟简单整理家里。比如将散落在客厅的杂物放回原处,收拾玩具、整理沙发上的抱枕等,保持家里整洁。
图片来自 @其木格 ▲
不要小看这些规矩习惯,它们是有序生活节奏能够运转的强有力支点。
但同时我们应该知道,有序和无序,都是生活的反映,人有主观能动性也会有懒惰的天性,反复横跳不用焦虑,真正的掌控感应该来自于失序时能够迅速调整恢复到有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