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南裔逐渐主宰澳洲美甲行业?
发布时间:2024-10-03 02:14 浏览量:3
一名女子在林伍德的好莱坞美甲沙龙做指甲。 (ABC News: Angelica Silva)
在墨尔本东区的一家装修精致的美容院里,顾客们正躺在按摩椅上做足部美甲。美甲师仔细修剪、打磨、抛光指甲,并涂上顾客们选择的颜色。
73岁的弗兰西斯·伯内特(Frances Burnett)笑着说:“夏天我会给手和脚涂红色的甲油。”
“夏天我会给手和脚涂红色的甲油,” 73岁的弗朗西斯·伯内特 (Frances Burnett)笑着说。
她是Allure美容院的常客。这家店位于布莱克本(Blackburn),顾客们可以享受从简单的打磨抛光到手足美甲护理套餐以及更复杂的水晶美甲服务。
此外,这家店还提供喷雾美黑、脸部护理和蜜蜡脱毛服务。
伯内特印象中不记得上世纪80年代越南移民潮来到澳大利亚之前,她曾在沙龙里做过指甲,更不用说像过去五年在Allure美容院那样每三周做一次了。
“美容美甲像是一种我能负担得起的奢侈品,”伯内特女士说,“而且我很喜欢这里棒极了的女孩们。”
Allure的老板塔米·阮(Tammy Nguyen)是第二代越南裔澳大利亚人。她注意到越南社区正从文化和商业上影响着美甲这个价值数亿澳元的产业。
Allure美容院的员工都是越南裔,这也成为了澳洲美甲行业的一大特点。
美容院老板塔米·阮说,越南社区对美甲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ABC News: Angelica Silva)
“如果你去过美甲店,你就会发现它们大多由越南裔经营,” 阮女士说。
“我们让美甲这件事成为了女性日常消费得起的活动,以前[在澳洲]美甲太贵了。“
“(越南裔经营的美甲店)像是一种扎根于我们的社区且流行于世界的潮流文化。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澳大利亚行业市场研究公司IBISWorld的一项研究表明,按照收入统计,2023年个人蜜蜡脱毛和美甲行业在澳洲的市场规模达到16亿澳元。
黎先生进入美甲行业的故事
黎东(音译,Dung Le)是广受欢迎的Hollywood美甲店和Odyssey美甲店的创始人。受到加州朋友的启发,1998年黎先生在墨尔本西部的Highpoint购物中心开了他的第一家美甲店。
黎东在其美容院25周年庆祝活动上。 (Supplied)
黎先生说,自从澳洲开始从工业经济转变为服务业经济后,曾一度繁荣的纺织行业逐渐萧条。这让澳洲的越南移民感到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
很多像黎先生一样的越南人开始寻找可投身的新行业。
“我和妻子还有女儿是坐船逃来澳洲的,“已经退休的黎先生说,”我们做了很多不同的工作,但是自从1996年政府开始外包导致纺织业衰落后,我不得不开始找别的工作。”
黎先生的朋友告诉他,美甲不仅让越南移民在美国站稳脚跟,还让创业者们赚了很多钱。
黎先生说:“美甲在美国很火,我们只是模仿了在美国的模式。“
越南美甲店在美国的成功通常被归功于好莱坞女星蒂皮·海德伦(Tippi Hedren)。她因出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电影《鸟》(The Birds)而出名。
1975年,海德伦女士和人权倡议人士一起造访了一个在加州的难民营。在那里,她修剪得整整齐齐的指甲吸引了一群越南女士的注意。
好莱坞女演员蒂皮·海德伦帮助在美国的越南难民培训指甲护理,以便她们能够找到工作。 (Los Angeles Times Photographic Collection/UCLA Library: Larry Bessel/CC BY 4.0)
因此,海德伦女士让她自己的私人美甲师达斯蒂·库斯(Dusty Coots)教这些越南女士美甲。她相信这能帮助她们适应在美国的新生活。
“我们想尽我们所能帮她们找工作……所以我请来了裁缝和打字员。她们喜欢我的指甲,“海德伦女士2015年接受BBC采访时说。
被亲切地称做“好莱坞先生“的黎先生跟随了海德伦女士等人的脚步。
他不仅是最早一批在澳洲做美甲生意的越南人,也是澳洲最早一批开美甲店和培训美甲师的人。
黎先生有一个注册的美甲培训机构。他的机构教移民女性基础的美甲知识,以及如何使用从美国开始流行的新美甲设备。
到了2015年时,黎先生已经开了80家美甲店。这些店主要开在墨尔本和维州其他地区的商场里。
“我们刚开业时,非常繁忙——排长队,超多人,” 黎先生说。
“这对人们来说很不一样,我们有了气刷美甲这种新科技。”
黎先生于1998年在墨尔本西部的Highpoint购物中心开设了他的第一家美甲店。 (Supplied)
美甲店成为越南移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墨尔本大学的移民学者黄兰安(音译, Lan Anh Hoang)表示,20 世纪 80 年代,越南难民首次大批抵达澳大利亚时,许多人在工厂和服装仓库从事低收入工作。
研究越南移民超过20年的黄博士说:“那是白澳政策刚刚废除之后,人们对移民感到担忧和同情...我认为当时的澳大利亚公众也非常同情难民。”
黄博士也指出美甲行业的好处在于给英语不好、教育水平低从而无法从事高薪工作的越南移民,尤其是妇女,提供了在社区内工作的机会,让她们过上体面的生活。
“美甲店已经成为越南移民在美国、英国、澳洲的主要收入来源,“ 她说。
“如果你现在去东欧或世界其他地方,会看到同样的情况,甚至在新加坡也一样。”
“在澳大利亚的越南人,英语是最不熟练的...所以美甲店非常适合这些越南人。你不需要过多的交流,只需要基本的英语。”
“美甲店工作也很赚钱,因为大部分收入都是现金。”
黄博士说,从第二代越南难民的成功可以看出第一批越南难民为了在澳大利亚定居的辛苦努力。
“许多人已经成为中产阶级的专业人士,”她说。
从简陋的小店蜕变升级
大多数拥有长排座位的美甲店以快节奏的环境和回头客而闻名。对像阮女士这样的店主来说,她的美甲店和它们完全不同。
在过去的十年里,Allure美容院一直在墨尔本东部郊区经营。 (ABC News: Najma Sambul)
阮女士说她的店是成熟的现代美甲店。
她的美甲店既有典型美甲店的效率性和经济性,又有时尚的现代设计和“日间水疗中心”的感觉。
“我希望美甲是女性消费得起的,但我也希望美甲能给她们带来好的体验。我认为这两者不应该是[互相排斥的],”她说。
她还致力于为她的员工提供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包括良好的薪酬和工作条件。她说这些方面已经成为广泛的行业问题。
“美甲工作的待遇历来不好,”她说。
“我认为从以前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她说她的美甲店和整个行业让那些被排挤在就业市场之外的较年长女性找到了合适且灵活的工作。
十年前,蒂娜·阮从一名女裁缝转型为美甲师。 (ABC News: Angelica Silva)
员工蒂娜·阮(Tina Nguyen)就是其中之一,她已经60多岁了,成为美甲师之前,她做了30多年的裁缝。
“我的英语不是最好的,但我喜欢与客人交流,我喜欢我的工作,”阮女士说。
她还说她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陪她的孙子孙女,因为工作时间很灵活。
黎先生表示,这正是他希望通过在澳大利亚开美甲店所留下的让人能够铭记的东西。
“作为一个越南人,看到自己社区里许多人开了自己的商店并学习美甲,这让我感到自豪。”